过渡金属离子Cu和Mn掺杂无水芒硝的制备及其光致发光特性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loudzhu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中,研究了新疆艾丁湖无水芒硝的物理化学性质,以新疆艾丁湖无水芒硝作为发光基质材料,采用热处理法制备了分别Cu和Mn掺杂无水芒硝荧光粉,并研究了在室温下的光致发光性质。   综合发射光谱,激发光谱及不同掺杂浓度的发射光谱等测量结果,确认了Cu掺杂无水芒硝中Cu+和Cu2+离子各发光谱线的来源。由260 nm激发下的发射光谱可知,Cu+内3d 94s→3d 10电子跃迁呈现出峰值位于430 nm处的宽带发射谱。而300 nm激发下的发射光谱是峰值在430和550 nm处的两个宽带谱组成,分别归属于Cu+内3d 94s→3d 10跃迁和Na2SO4的导带至Na2SO4带隙中Cu2+激发态Cu2+(d 9)的跃迁。随着Cu掺杂量的增加,在430 nm处的发光不产生浓度淬灭,而550 nm处产生了明显的浓度淬灭。   通过利用同步辐射光源,得到了Mn掺杂无水芒硝的在真空紫外光激发下的光致发光谱。在172 nm激发下的发射光谱是峰值在592 nm处的宽带谱构成,所得到的宽带谱归属于Mn2+的3d电子组态内4T1→6A1的辐射跃迁。红色发光监测得到的激发光谱分为两类:峰值位于165和233 nm处的基质吸收带和位于210和274nm处的Mn2+的吸收带。掺杂Mn的含量在0.1~0.4%范围内,随着Mn掺杂量的增加,在Mn激活无水芒硝(Na2SO4:Mn)的发射光谱强度相应的增强,含量达到0.3%时出现浓度淬灭现象。
其他文献
氧化锌(ZnO)是一种新型的宽禁带Ⅱ-Ⅳ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禁带宽度为3.37eV,激子束缚能为60meV。ZnO薄膜具有优良的光学、电学性能,在许多领域具有现实及潜在的应用,如表面声波器件、透明电极,紫外光探测器、发光二极管、压电器件、气敏传感器及平面波导等。近年来,随着短波长发光器件的广泛应用,ZnO薄膜作为直接带隙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引起了国内外材料界的极大关注,成为继GaN之后光电研究领域又一
位于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NL)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用于在实验室条件下产生接近大爆炸后大约几十微秒的宇宙早期极端条件的强相互作用的物质。一种具有强关联的
本研究采用硅酸盐的水溶液为胶凝剂,通过添加无机固化剂来制备具有一定强度、良好的耐候性能、施工便利、成本低廉且环境友好的沙漠绿化砖,用于沙漠治理,对新形势下改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