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全球化是在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殖民和广大非西方国家反抗文化殖民的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文化殖民主义把西方文化看作是一切文化之基础、理想、中心和整合基准,具有文化霸权的性质。文化全球化主张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独特价值,是相对的、平等的,从而是不可比的,却否定了文化的进步性,具有文化保守主义的性质。因此,建设一种以历史进步主义为核心的全球文化就成为不同文化主体的共同努力方向。全球文化的生成是建立在经济和政治全球化的基础之上的,随着经济和政治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个不同地域的文化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联系也越来越密切。特别是由全球化所造成的人类生活方式的一致性,引发了一系列的全球问题,迫使人类逐渐形成了全球意识,全球意识的不断积淀和整合必将形成全球文化。个体的全面发展是全球文化形成的基础。各个文明的独特性使每一个文明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局限性。这就是各个文明之间可以相互吸收和融合的根据,也是其他文明吸收西方文明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这决定了这种全球化是双向的和多向的。全球化进程中贯穿着一种和谐社会的理念:就是双赢互利的观念,就是使构成参与我们社会发展的各方,都能获得双赢互利,而不是通过牺牲一方来使另一方得益获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走向现代的过程中我们应采取否定的态度,即多强调文化的整体性,从而保证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的彻底性,即彻底批判传统文化以集体湮灭个人的过度的群体意识——这是文化走向进步的第一步(文化激进主义);而在走向后现代的过程中应强调文化的可分性、采取否定之否定的态度,即批判之后的汲取——在充分强调个体自由和解放的基础上,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和谐共赢的理念,这在本质上应是对传统文化的升华和扬弃(对文化保守主义的扬弃)。华夏文明在建构后现代可持续的全球文化过程中必将以自己独特的贡献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