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EZH2、CBX7与结直肠癌各临床病理参数、生存期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结直肠癌、正常肠粘膜组织中EZH2、CBX7的表达情况,利用SPSS15.0软件分析EZH2、CBX7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生存期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在69例结直肠癌标本中,EZH2的阳性表达率为57.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肠粘膜组织(P<0.01)。CBX7的阳性表达率为50.7%,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肠粘膜组织,但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EZH2表达与组织类型相关(P<0.05),与性别有相关趋势,CBX7的表达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存在相关趋势。通过Kaplan-Meier方法行生存分析,EZH2阴性组中位生存时间>49.53个月,阳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41.00个月,两组生存具统计学差异P<0.05,且EZH2表达阴性组生存优于阳性组。CBX7阴性组中位生存时间>49.73个月②,阳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48.00个月,两组生存具统计学差异(P<0.05), CBX7表达阴性组生存优于阳性组。COX回归分析中Dukes’分期、P16表达情况为结直肠癌独立预后因子,P<0.05。结论:EZH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癌旁及正常组织显著升高,而CBX7在结直肠癌组织表达水平高于癌旁及正常组织,但无统计学意义。EZH2表达阴性组的生存优于阳性组,但不能作为独立的预后因子,CBX7在生存预后上的表现与之类似。EZH2表达与组织类型相关,与性别有相关趋势,CBX7的表达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与肿瘤大小存在相关趋势。Dukes’分期、P16表达情况可作为大肠癌独立预后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