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近期疗效及费效比分析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huy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影响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以及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早、中、晚期的费效比,为临床人工肝的合理使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统计2014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诊断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并行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的影响因素,了解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各分期的疗效情况以及费效比,对比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次数与疗效的情况。结果胆红素、肝衰竭分期为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近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分期与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使用次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患者平均行1.35次,好转率75.80%,使1名患者改善平均需花费2.68万人工肝费用;中期患者平均1.74次,好转率37.10%,使1名患者改善平均需花费7.04万人工肝费用;晚期患者平均行2.13次,好转率2.50%,使1名患者改善平均需花费123.00万人工肝费用。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在各分期的平均每日花费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患者平均每日花费3894.53元,中期患者平均每日花费5593.52元,晚期患者平均每日花费10128.82元。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近期疗效两分组的年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好转组平均年龄为43.88岁,无效组的平均年龄为48.13岁,高年龄水平可能提示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近期预后不佳。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近期疗效在性别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患者好转率38.46%高于女性好转率20.51%,可能与男性与女性患者就诊时的早中晚分期构成(28.85%、39.42%、31.73%vs 5.13%、58.97%、35.90%)、年龄(45.91岁vs 51.69岁)上有显著差异相关(P<0.05)。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人工肝治疗次数分组与治疗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肝治疗3次以上患者好转率明显降低。结论胆红素、肝衰竭分期是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近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应尽早采用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对于无肝移植计划患者,疾病进展达晚期患者或人工肝使用次数超过3次者,继续行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效益较低。同时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早期诊治的重要性仍需继续加强教育宣传;高龄肝衰竭患者的诊治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
其他文献
我国高校CALL的发展在指导思想上存在五个问题。本文据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语言学理论、用于教室、面向普通教师、经济实用的CALL模式。该模式存在的合理性在于它在五个方面体现了外语和
实验测得的荧光蛋白的单、双光子吸收光谱在低频和高频区域都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为了揭示这些不同点的起源和研究荧光蛋白的构-效关系,详细研究了三种荧光蛋白发色团(一种
腰椎峡部裂又称腰椎峡部不连,是腰椎常见疾病,自CT应用以来更多发现此病。我院1997-2005年间已诊断46例,现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并报道如下。
用稳态和动态流变学方法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有机酸3-甲基水杨酸(3MS)的混合水溶液随浓度和温度变化的流变特性。在加热过程中混合溶液呈现三种
前列腺癌是一种严重的男性疾病,在欧美地区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非常高,位居男性恶性肿瘤前列,仅次于肺癌。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虽低于欧美国家,但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对
习得风格,即人们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习惯上所称的学习风格。但是在该领域称习得风格似乎更得体。因此本文中学习风格亦指习得风格。习得风格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占有重要
尿素是早已被人们认识的蛋白质变性剂,而氧化三甲胺则是最常用的蛋白质结构保护剂.虽然多年来被广泛应用在生物实验中,但是它们是如何在蛋白质结构形成中起作用,特别是氧化三
作者通过10年内以中药提高精液质量下降患者的精液质量共662例的临床研究观察,证实中药确实能提高、改善精液质量.同时对本病的病因,从中医学量论上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下焦湿热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进行了吉林省内受众对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认知和使用习惯的调查,探究影响媒体传播力的因素。首先,本文结合了当下对于传播力这一理论阐释的多种学说,试图通过学者的不同观点,为下文如何提出提升传播力提供理论指导。其次,本文分列了传统媒体传播力提升举措和新媒体传播力提升举措,并结合本地受众的问卷调查,探究受众对于不同媒体的使用习惯和功能认知情况。再次,通过问卷调查
视频数据的不断丰富以及人们对视频检索的要求越来越复杂,使得视频语义信息建模和高层语义概念提取逐渐成为视频检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本体的视频语义概念检测方法,利用贝叶斯网络构造视频中概念语义关系的检测本体,构建了视频中概念之间的层次关系,并能够通过推理完成复合语义概念的检测.该方法从语义信息学的角度对视频内容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语义鸿沟的影响,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查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