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始终牢牢坚持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连续出台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相关政策,使得农业的整体要素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农业现代化作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尽管取得了丰硕成绩,但仍存在制约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因素,如农业基础薄弱,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不足,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等,同时与发达国家或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农业现代化整体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与此同时,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处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时期,如何在此背景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转型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并进一步强调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具有较好的优势,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河南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导下,紧抓河南省“三农”的实际问题,与时俱进地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促进河南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新时期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仍面临巨大的挑战,农业现代化建设任务艰巨。因此,研究当前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对全面实现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理论为基础,并结合西方学者关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理论,运用文献研究、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梳理国外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经验,并通过对指标的量化研究,更加客观清晰地反映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旨在加快推进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首先,对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整理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农业现代化理论和历届党的领导核心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理论、西方学者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理论。其次,系统阐述了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现状,具体分析围绕河南省农业资源状况、河南省农业生产状况、河南省农业综合产出状况、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再次,构建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的评价体系,选取了以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四个一级指标。并采用熵值法对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进行测度,数据来源于2011-2018年河南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以及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发布的数据,从而发现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整体是处于上升趋势,但发展水平还不够完善,并具体分析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分析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经验,具体分析了美国、日本和法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状况,总结有利于促进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最后,结合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提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系列政策,并针对当前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总之,当前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问题,如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程度低、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落后等,农业现代化不仅要实现农业自身的现代化,即技术、组织、管理的现代化,还要在处理好农业与其他部门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因此,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要坚决贯彻落实以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理论为指导,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努力克服农业现代化建设存在的困难,有效地解决好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