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载及加热方位对槽道内两相流临界热流密度的影响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unzhao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窄缝槽道内两相换热具有换热效率高的特性,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制冷系统中。临界热流密度是两相沸腾换热中一个限制参数,而一些先进的飞行器经常在超重力环境下工作。因此,本文以蒸馏水为工质,采用单侧加热的窄缝槽道,对超重环境下不同加热方位时的流动沸腾临界热流密度特性进行研究。选取静止状态下试验段周向布置时的实验数据,考察不同加热方位临界热流密度特性和试验段流阻特性。将实验数据与已有的临界热流密度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Sudo模型和Katto模型对本实验条件不适用;Ivey-Morris模型和Wojtan模型在加热面呈0°放置时与实验值符合情况良好,相对误差约在30%以内,其他加热方位时,计算值均大于实验值。在旋转平台上进行了侧载、逆载以及加热方位对流动沸腾临界热流密度特性影响的实验,获得了发生临界换热现象时的质量流速、试验段压降和壁温的变化趋势,考察了动载和加热方位对临界热流密度的影响规律,并对动载下两相流不稳定性进行了简析。实验表明:发生临界换热时,壁温迅速上升,有效加热热流开始减少;动载以及不同的加热方位对临界热流密度有明显影响;临界热流密度随通道高宽比的增大而增加;临界热流密度发生前后,蒸汽回流导致进口温度上升,增加了流动的不稳定性。利用侧向载荷下加热面呈0°、180°放置时实验数据,采用遗传算法对Qu-Mudawar模型进行修正,给出了一个新的预测关系式,实验值与关系式计算结果符合良好。
其他文献
该文旨在建立一个能广泛适用于不同研究目的和应用场合的航空发动机性能仿真系统,以节约编程时间、节省人力、提高编程可靠性和程序的可维护性.该仿真系统必须具有扩展性强、
该文采用非性规划中的序列二次规划法对涡轮风扇动机的加速过程进行了优化控制研究,涡扇发动机模型则采用了由部件法建立起来的非线性实时模型.为了使研究更具有实际应用性,
本论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复杂三维药柱内腔燃烧推移和燃面计算的动态仿真和计算系统。该系统扩展了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的设计能力,用户可利用它简捷地构造出三维药
弯扭耦合效应对于提升机翼结构的静、动力学性能具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充分利用弯扭耦合效应,设计出满足强度、刚度等性能指标要求且使得结构重量更轻的飞行器结构。本文首先归
该论文对航天员舱内活动的两种运动态(自由态和束缚态)进行了完整的分析和系统的研究,并对一些典型的航天员任务操作进行了仿真.研究工作围绕着航天员仿真中最关键的技术环节
民用飞机航线分析就是按照CCAR25部和FAR121部的要求确定飞机营运飞行的航线数据,其中最主要的是最大起飞重量、临界返航点和最大着陆重量.通过航线数据的研究,就可确保飞机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CAD技术作用为生产自动化关键环节不断地向前发.该文分析了造型技术(特别是特征造技术)的发历程和现状,针对目前特征造型的几何覆盖域狭小、实用性不强,而曲面造型又缺乏拓扑
该文对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控制理论(简称为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理论,记为NNBAC-Neural Networks-Based Adaptive Control)及其在BTT导弹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工
产品反求和CAD建模是逆向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研究了基于ICT的装配体产品反求和CAD建模技术,它为反求工程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该文的研究工作可归纳为以下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