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而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人均收入差距大的现实一直是党中央比较关注的问题,如何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人均收入的巨大差距,一直以来成为政策制定者和专家们思考的重要问题,作为欠发达地区中的一员贵州省应如何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高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同东部最发达的城市上海市之间又存在着哪些方面的差距,有哪些优势可以利用,又有哪些劣势需要注意,发达省市的经济增长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已经证明: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是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物质资本只有与人力资本结合起来才能对经济增长起到加速的作用,而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重要途径,贵州省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存在哪些不足,其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还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如何发掘人力资本的作用,实现经济增长的长足发展,向发达省份靠拢,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将对贵州省经济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贵州省和上海市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在回顾经济增长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采用对比分析法,将贵州省和上海市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本现状作比较,采用横向比较的方法,从人力资本角度阐述两地之间的差距;在对模型的结论进行分析时采用纵向比较的方法,分别对贵州省和上海市一般人力资本和专业人力资本进行分析。对贵州省一般人力资本和专业化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对1997—2007年相关数据的收集到回归模型的建立,再到结果分析,通过对两地人力资本存量的定量、定性研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纵向和横向比较,试图得出一些有益于贵州省经济发展的结论。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大致内容。本文的主体内容在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二章主要运用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计量经济学模型:Y=f(K,L)=A(T)KαLβ,根据1997年至2007年上海市和贵州省GDP、人力资本存量各项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分析得出一般性人力资本和专业化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各自发挥的作用。第三章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对两地人力资本投入现状进行分析,主要从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积累效应”和“溢出效应”三个层面递进分析。第四章主要针对贵州省的省情和现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对策。本文的创新之处首先在人力资本存量的度量上本文与其他度量方法不同之处,不但采用了平均受教育年限和高等教育人口比例等指标,还采用了专业技术市场的成交量来衡量专业技术型人才,更直接的把专业技术型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突出出来,其次把经济发达的上海市与经济欠发达的贵州省进行比较,通过回归分析模型剔除了基本的物质资本投资、对外开发的程度对两地经济增长的影响,使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这一研究主题更为突出,从专业化的人力资本角度解释两地经济增长的差距所在,最后从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累积效应”、“溢出效应”三个方面层层递进的说明两地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差距。最后得出结论,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对推动一个地区经济持续有效的增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教育投入是人力资本投入的最直接途径,目前贵州省人力资本投资尚存在高等教育人数偏低且投资收益率低,人口技能素质低,与发达省市存在巨大差距,从宏观上讲不利于全国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从微观上看更加不利于贵州省经济腾飞。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扬长避短,利用“落后”优势,借鉴学习发达地区的经验,因地制宜,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