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最佳营养摄入量 ——一项真实世界临床研究

来源 :川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hhmao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临床研究方法,通过结合经典统计学和机器学习技术,精准确定危重症患者的最佳能量与蛋白质最佳摄入方案,以期降低能量与蛋白质摄入过低或过高造成的不良结局。方法:本研究纳入自2018年9月起,就诊于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接受了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的重症患者。采集上述危重患者入组时基本信息、病情评分、诊断、临床结局以及连续14天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营养支持治疗方案等。分别对比生存队列与死亡队列患者能量与蛋白质摄入、诊疗情况等诸种变量,首先进行探索性的统计分析,寻找对于临床结局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进而构建能够代表患者病情变化的数据集,采用插值法处理缺失数据,再基于机器学习方法进行模式识别建模,将危重患者每日的能量、蛋白质摄入量与可能影响到临床预后的各种因素作为该模型的变量,从而发现在不同病情条件(危重程度)下使得病死率最低的能量、蛋白质摄入量。本研究经过了四川省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并且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进行临床试验注册(临床注册号:ChiCTR1900024746),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不会干预患者诊疗方案,伦理委员会同意豁免知情同意。结果:本研究第一轮试验进行至2019年12月,共纳入105例患者,其中死亡队列(D组)n=44,存活队列(S组)n=61。两组患者男性比例相似,但存活队列患者比死亡队列患者年轻,更少的患者使用了呼吸机,并且死亡队列患者的营养风险及危重程度评分均显著高于生存队列患者。对于评分相对较高的患者,生存队列患者能量与蛋白质摄入量高于死亡队列患者。在机器学习数据库中,每一位患者都包含了 869项影响因素,于是得到了一个105*869的数据矩阵。在筛选出对患者预后影响最大的因素后得到了 105*77的数据矩阵,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进行分类,基于第一主成分载荷图的权重建立了影响患者预后的模型:PC1=脉压D13*0.244+血白蛋白D8*0.171+血白蛋白D2*0.146+血白蛋白D14*0.049+摄入能量D11*0.147+摄入能量D8*0.073+摄入能量D10*0.061+摄入能量 D7*0.024(公式 3);PC1=脉压 D13*0.346+脉压D9*0.214+脉压 D6*0.084+血白蛋白 D7*0.218+摄入蛋白质 D13*0.026+摄入蛋白质D14*0.018+摄入蛋白质D12*0.007(公式4)。结论:营养风险越高、器官衰竭指数越高、病情严重程度越高的患者更能够在开始营养治疗一周后从较高能量(25kcal/kg.d)与蛋白质(1.2g/kg.d)摄入中获益。真实世界临床研究涉及到的因素众多,本研究将各因素经过数据化分析后,找到影响预测预后的因素,结合此前对照不同预后的危重患者能量与蛋白质摄入方案的差距,探索其中的最佳营养摄入量。本课题是较早将真实世界临床研究方法与机器学习模型相结合,运用于探索危重患者的最优营养支持治疗方案的研究,并据此建立了可对临床营养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的辅助决策系统。由于受到样本量的限制,本研究的结论还是初步的,在下一步的研究中,随着纳入病例数的增加,数据矩阵将更为丰富,同时我们将不断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迭代,最终能够使危重症患者的能量与蛋白质摄入方案变得个体化与精确化。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左右,数码图像技术出现并应用于大众的日常生活使用之中;90年代互联网普及开始,全世界都不可避免地卷入数字时代的洪流中,数字影像填充着人们的生活,并以日益丰富的形态不断发展演变。作为大众文化重要的活动形式之一,摄影逐渐从传统的机械形式转变为全数字化操作,而数字影像也成了大众生活中普遍接触到的文化内容。而当代人制造、分享、传播数字影像的行为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于大众文化的深刻实践,与音乐、
社区矫正是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有机结合后的产物。根据社会转型理论,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化社会过渡到现代化社会的“转型期”,各区域社区建设和治理必然呈现差异化特征。如N市、W市和C市作为我国东、中、西部的代表城市,其社区治理发育程度和社区矫正工作机制都存在差别,主要影响因素是社区治理类型的不同。因此笔者引入治理理论,将社区治理主体扩展状况和社区治理主体内部协作方式作为两个变量建立二维比较框架,通过三个城市
罕见灾难事件的发生概率极小但危害极大,其发生会对金融市场波动与社会经济平稳运行产生重大影响,如2020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灾难风险的影响范围愈来愈广,各市场之间联动性不断加深,灾难经济领域的研究逐渐成为近年来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国际危机行为数据库,选择六个代表性危机维度来测度危机的严重性,构建危机严重程度指数CSI,研究时变灾难风险
自2003年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推行以来,这种非监禁刑的执行方式不仅降低了司法资源的支出,而且也能改造犯罪对象。本文以广东省X县为例,研究其在社区矫正工作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调查了解X县农村社区矫正工作在人员队伍、经费落实、社区服刑人员、监管教育等方面的情况,总结X县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包括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工作经费不足、监管力度较弱及社会参与度低等问题。深入分析问题的成因
本文以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和“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作品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在视觉文化和再现(表征)理论的框架下探究纪实摄影和再现农村间的渊源关系以及新世纪以来纪实摄影对农村视觉再现的诸多问题,包括再现手法、再现行为背后的视觉建制和权力关系等。通过简要梳理纪实摄影在世界范围和中国的发展,研究者发现纪实摄影再现“底层群体”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这在中国纪实摄影兴起后表现得很突出——90
由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特点,企业再融资往往会进行盈余管理以使自身融资效益最大化,但过度的盈余管理会误导投资者决策、损害投资者利益,对企业日后的业绩也会造成负面影响。近年来,证券监管部门加大了对定向增发、配股等再融资行为的监管力度,2017年再融资新规与减持新规的相继出台使定向增发、配股等再融资方式对上市公司吸引力减弱。而可转债未受影响,并在审核与申购方面得到了政策支持,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加之其
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以来,电力已成为最重要的动力能源。发电厂生产的电能,通过电网输送分配,为三大产业提供基本动力。电力工业支撑着经济发展,电力规划要有超前意识,才能有效保障经济发展。近些年来,蚌埠地区电网负荷增长较快,市区原有变电站暴露出了线路容量趋紧、主变压器负载过大的情况,若不尽快新建变电站进行扩容,将很难满足未来的用电需求。为了解决生产生活用电需求与电网供电能力不足的矛盾,
纵观新中国成立七十余年来,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的扶贫工作上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改善。随着扶贫开发的纵深推进,扶贫脱贫的进程中的法治问题也愈发凸显并开始得到人们关注。当下我国的精准扶贫已经进入尾声阶段,预计2020年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但这并不代表贫困已经被消除,它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不同时期予以不同形式的呈现。在我国,绝对贫困问题即将成为过去式,相
1993年特日勒吉旅游区被定为蒙古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文将勒吉旅游区作为研究区,对该区土地覆盖变化情况,从气候(温度、降水)、社会因素(旅游业)两方面进行分析与解释。利用蒙古国旅游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特日勒吉旅游区旅游业特点与优势等资料,以及1999年2013年国家旅游业统计数据与特日勒吉旅游区游客统计数据等数据资料,将研究区内游客数量与土地覆盖率变化情况结合分析。蒙古国旅游业现状,是通过分析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电网投资,电网建设成效显著。然而随着新一轮电改来临,电网投资面临更大压力,需要进一步注重投资效益、效率。为落实精准投资理念,提升精益管理水平,聚焦效率效益,指导科学决策,需要开展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开展项目后评价是企业投资“提质增效”的有力抓手。利用科学制定的后评价指标体系,对工程的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进行全过程的有效回顾,发现投资薄弱环节,为今后输变电工程建设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