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BCP区1762/1764双突变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细胞癌的检测和意义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un0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启动子区(BCP)1762/1764双突变株的复制质粒。定量检测未发生肝癌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和己发生肝癌的慢性乙肝病人血清和肝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BCP区A1762T/G1764A双突变,探讨此双突变和肝癌的关系及意义。   [方法]   (1)利用已有1.5拷贝HBV野生型全基因组序列质粒(pHBV1.5,C型)为模板,采用分子克隆、大引物定点突变方法构建BCP区A1762T/G1764A双突变重组质粒。   (2)将野生株重组质粒和双突变重组质粒分别转染到HepG2.0细胞,测定其细胞培养液HBV DNA和HBsAg水平来测定双突变质粒的复制能力和蛋白表达能力。   (3)以野生株重组质粒和双突变重组质粒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TaqMan MGB探针。   (4)采用特异性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PSRT-PCR)方法准确检测样本双突变。   (5)对比野生株重组质粒和双突变重组质粒在体外转染培养后的复制能力;比较双突变在未发生肝癌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和已发生肝癌的慢性乙肝病人血清和肝组织中的发生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F检验和Cochra-Cox近似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x2检验。   [结果]   (1)成功构建BCP区A1762T/G1764A双突变复制质粒,经转染细胞培养后测定HBV DNA水平,双突变株复制能力高于野生株[(3.29±1.27×105copies/ml)vs(1.24±0.24×105copies/ml)]。   (2)成功制作用于同时检测HBV DNA和双突变拷贝量的。TaqMan MGB探针。   (3)成功使用PSRT-PCR方法快速、特异、准确检测乙肝病毒HBV BCP区A1762T/G1764A双突变。   (4)对从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80例慢性乙肝病人和50例肝癌病人分别予血清和肝组织双突变定量检测,发现无肝癌慢性乙肝病人组血清突变率为41.25%(33/80),肝组织突变率为45.00%(36/80);肝癌组血清突变率为68.00%(34/50),肝组织突变率为78.00%(39/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每组各自血清和肝组织突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5)将无肝癌慢性肝病组分为高病毒载量组(HBV DNA≥106 copies/mL,43例)和低病毒载量组(HBV DNA<106 copies/mL,37例),发现高病毒载量组血清和肝组织突变率均高于低病毒载量组[分别为58.14%(25/43)对比21.62%(8/37)与62.79%(27/43)对比24.32%(9/37)],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1)体外转染培养结果表明,存在BCP区A1762T/G1764A双突变的乙肝病毒其复制能力高于无此突变的野生型病毒。   (2)使用特异性TaqManMGB探针的PSRT-PCR检测方法检测双突变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达到临床检测要求。   (3)已发生肝癌的慢性乙肝病人BCP区双突变发生明显高于未发生肝癌者,提示此双突变和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检测此双突变有助于预测肝癌的发生。   (4)血清检测和肝组织检测具有良好一致性,对于无法进行肝组织取材的病人检测血清可以准确反映其突变情况,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5)未发生肝癌的慢性乙肝病人病毒载量高提示双突变发生率高,及早进行抗病毒等治疗有助于降低双突变发生率。
其他文献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以高中生物为例,对翻转课堂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结合微视频与小组合作教学,达到改善高中生物教学、提高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生物;微视频;小组合作  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积极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作用,以微课为载体增加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的视觉冲击,转变抽象的生物知识更直观的展示,创新高中生物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灵活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引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联系实际生活,用学习到的内容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下文将重点阐述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展开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在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是教学主体,学生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长期如此,学生对道德法治课堂上所学习到的内容,
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因素,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中,如何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重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的潮流,新的教育形式要求教师在把握教育的中心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情境教学方式的提出,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小学英语教师如何在实际课堂中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还有待进一步探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学环境和方法;创新教学模式,达到了协助导入、呈现情境、辅助新知、加大课堂容量、促进语用等作用;为教与学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应用;信息技术;整合;英语教学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一书中提出:“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教学策略及其教学方法,将最大限度地物化课堂教学目标,更好地提升学习者的综合素质,
目的:通过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中相关蛋白如:ER、PR、PTEN、P53、Bcl-2的表达,了解其蛋白差异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关系,为进一步筛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