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简史(中国部分)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bugdo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地人居环境是指在山地区域中,由人、构筑物、自然环境以及相互间关系构成的复杂系统。山地人居环境是人类最早的栖息地之一,他的发展历史与其他地区的人居环境一样久远,然而却长期受到忽视。本文将山地人居环境这一系统中的各组成要素简单概括为人与自然两大对立统一面,而在这两者之间起到积极或消极作用的,则是不断发展的生产技术水平以及人地关系思想。人地关系的矛盾由来已久,由于山地人居环境所处自然条件的艰巨,这一矛盾一直都十分尖锐,因此,对山地人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实际上是研究人与自然协调和斗争的历史,对整个人类城市文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人类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低下,无力改造自然环境,人类为着温饱四处奔波,其聚居地以及内部人的生活完全依附于自然。进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后,生产力水平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人们在满足温饱的情况下,开始对生活有更多的要求,同时由人所构成的社会也日趋复杂。山地自然环境在密集的人类活动影响下,渐渐发生改变,人类聚居地摆脱了对自然的纯粹依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近现代产业革命带动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空前的提高,山地人居环境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聚居地的建设改变了原有自然环境格局,占据了统治地位。但是,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索取和破坏超过了自然环境所能承载的极限,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等。这些问题使城市文明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迫使人类开始认真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提出了以人居环境科学为代表的一系列研究方法。作为所在自然环境最为脆弱的人类聚居地,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的研究得到了极大的重视。最近十几年来,我国建筑界对山地人居环境的建设,从规划尺度到建筑尺度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对山地人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简单回顾,并希望以此找出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规律,探寻山地聚居地的未来发展道路。
其他文献
目的 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进行血型分析,研究血型这一遗传因素与神经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A、B标准血清玻片法对患有神经系统12种疾病的1 083例患者进行血型测定,并
主要对阜新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生态环境问题治理对策的建议。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和道路交通运输事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道路交通事故的不断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一个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交通事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中的镇痛作用及宫颈松弛度等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孕45~70天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术前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5 ml,对照
英国剧作家萧伯纳以“生命力”理论为根据创作了一群能够完成人类进化、实现人类变革的“女超人”。盛行于中国清代的“才子佳人”小说中则也有一群才、貌、德俱全的完美女性
美国经营管理学家保罗·索尔曼说:“现代企业的命运在顾客手中。”[1]顾客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如何服务顾客,如何实现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是将化学发光与免疫分析方法相结合,综合了化学发光的高灵敏度和免疫分析的高选择性,被广泛应用到医学诊断、药物分析、卫生检疫、生命科学和环境监测上
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是从何首乌中提取的单体化合物。何首乌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疗效已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得到证实。因此,对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的药效学研究及进一步
以山葡萄成熟果皮及叶片为材料,对改良CTAB法,SDS法和Trizol法3种不同的总RNA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DS法和Trizol法提取的总RNA均有拖带现象,有部分降解,Trizol法提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