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第八次课程改革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探索发现第八次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分析研究第八次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是否产生深远影响,为我国不断提高基础教育体育教学水平,持续不断的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理论基础。通过本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①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第八次课程改革影响下的课堂观念发生了转变,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第一”的终身体育理念,强调了体育教学中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五个领域的特点和作用,促使学生对体育课充满兴趣。让学生慢慢由喜欢体育课改为了喜欢体育运动,自由活动兴趣大于接受体育教学兴趣,再加上体育教学内容枯燥死板,对学生来说没有吸引力,教师的强势管理教学,限制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自由空间,学生产成了抵触情绪,造成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体育教育,只有体没有育,学生各方面发展不均衡等一些教学现象彻底消失。②备课过程的弱化,造成使体育教师产生“备课与否都能将体育课上好”的思想,武断地认为只有年轻教师才需要备课,年长教师只依靠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完全可以进行体育教学,备课只是一种形式。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教学之前的备课又重新被体育教师们所重视,学生地位的突出不能依赖教学经验就得以实现,需要全面考虑教学过程。过去的优质课评比被认为是教师提高等级、职称的必要途径,往往优质课都会经过较长时间的准备和演练,被充分“设计”后得以实施,所以优质课就是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展示,与学生学习的结果毫不相干。而且体育教师在优质课评比中如果失败,积极地态度在心理上也会受到打击。在新课程改革带动下,体育教师的心理也发生了变化,评比成绩的结果已经不再重要,更多的是关注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开始将新的理念融入教学当中,围绕学生为主体精心准备符合实际情况的课程,争取将体育课的“优质”展示出来。③学历的不同造成了教师在教育理论知识和体育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差异,河南省中学体育教师能在新课程改革前提下,认真反思教学中的欠缺,自主的通过学习充实教学过程,紧跟新时代下的教育理念,引进符合实际情况教学内容与方法,优化教学。凡事都有两面性使得教师在注重文化修养的过程中忽视了对自身健康以及身体运动方面的关注程度,体育教师对健康的自我评价突出了教学的压力,教师意识到自身健康受到影响后未能采取必要措施。总之,第八次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无论在自身素质的培养、健康与运动习惯的建立、对体育教育的认识、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形式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彻底改变了教师们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