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与复合胶凝材料复配制备混凝土及其机理分析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zhong9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性能混凝土是混凝土发展的必然方向,它为今后水泥和混凝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混凝土的高性能化是通过掺入其他组分来实现的。复合胶凝材料的掺加不仅可以改进混凝土的性能,而且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利用固体废弃物达到环境保护和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纳米材料的使用为混凝土发展又开拓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本文通过对粉煤灰、矿粉等固体废弃物和纳米材料的综合分析,确定以此两种固体废弃物为主要成分配制复合胶凝材料,然后再与纳米材料复配配制混凝土。根据粉煤灰、矿粉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天然矿物和活化剂使利用复合胶凝材料的复合效应达到最优。 本文通过对粉煤灰、矿粉、天然矿物、活化剂等的双掺、三掺、四掺等试验确定复合胶凝材料各成分的配比,并利用纳米材料和减水剂的性质决定将纳米材料先加入减水剂中充分分散,进而确定纳米材料的最佳掺量。优化了由复合胶凝材料和纳米材料复配制得的混凝土的颗粒级配,使其工作性能、力学性能都优于基准混凝土。 本文通过钢筋锈蚀试验、氯离子渗透试验、硫酸盐侵蚀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别对复配的混凝土试块和净浆试块进行测试,对复配混凝土抗钢筋侵蚀、抗氯离子渗透、抗硫酸盐侵蚀等性能的提高,复配净浆SEM、DSC测试的机理进行分析,阐述了复配混凝土的微观结果及其发展过程,耐久性改善的微观解释,说明复合胶凝材料和纳米材料复配对混凝土有一定的改性作用,其性能优于基准混凝土。 本文将工业废渣和纳米材料复配应用于建筑材料,不仅可以提高建筑材料的性能,改善建筑材料的耐久性,而且解决了部分环境污染的问题,扩大建筑材料的种类和使用范围。所以本课题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其他文献
pH响应性高分子水凝胶因其在pH条件改变的情况下能够发生尺寸响应,产生溶胀度的变化及形状变化,因而可运用于分离材料、化学机械、药物缓释及酶固定材料等各方面。 本文以聚
作者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全面综述了有关纳米及纳米复合材料超声化学制备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第一章),结果表明,虽然超声化学在材料合成中已经有不少的应用,但随着高分子合成
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是一种有效的分子工具,因其高灵敏度,特异性,快速响应和技术简单等优点经常被用在分子识别和光学成像领域,还可以提供生物分子的定位和数量信息的直接的可视化和动态信息。此外,通过充分利用分子荧光团的光谱特性来定位与监测微环境的变化。氟化硼二吡咯(BODIPY)染料荧光团具有较强的紫外线吸收、尖锐的荧光发射和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另外,它对极性与pH值和光热等等都具有相对较高的稳定性。本文
学位
蛋白质的固定化,特别是高通量药物筛选中受体蛋白的固定化是目前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固定化的载体材料特别是微球型载体的研究则是其中一个关键性的内容.采用改进的无皂
该文对燃煤催化剂对煤燃烧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燃煤催化剂的研究中,选择了氧化性能良好的高锰酸钾、环保性能良好的硼泥以及成分多样的稀土三种催化剂.通过热分析法,分别
微流体控制技术是微流控分析(μ TAS)操作的核心,基于不同微致动力类型的微致动器应用于微流控分析领域,可构建微阀微泵对微通道内的液流进行控制.气动致动力是目前在μ TAS
该论文主要研究用聚丙烯腈纤维直接偕胺肟基化制备螯合纤维,同时研究影响螯合纤维对海水中铀的吸附过程的各种因素.1.采用聚丙烯腈直接与盐酸羟胺反应生成含偕胺肟基团的螯合
论文研究了用卤代烃与DMAEMA反应制备了四种结构新颖的不饱和季铵盐单体。实验结果表明苄氯季铵化单体的产率最高,十六烷基溴的产率最低。制备得到的不饱和季铵盐单体通过红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