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荧光微球的制备及其对蛋白质的固定化

来源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c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白质的固定化,特别是高通量药物筛选中受体蛋白的固定化是目前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固定化的载体材料特别是微球型载体的研究则是其中一个关键性的内容.采用改进的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亚微米级到微米级的表面清洁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其方法是在无皂乳液聚合体系里分别加入乙醇、NaCl和甲苯.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体系表现出不同的聚合行为,同时加入乙醇、NaCl和甲苯,对反应最有利,可以制备出接近微米级的单分散聚合物微球.首次从产品收率与转化率的关系出发,考察了苯乙烯的分散聚合.结果表明,不同的分散介质对聚合过程、反应转化率、产品实际收率以及微球的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均有不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备了1~10μm呈正态分布的聚合物微球.采用在苯乙烯分散聚合体系里加入功能单体的方法,制备了聚苯乙烯功能微球.采用吸附法,制备了聚苯乙烯功能化荧光微球.所制备的荧光微球的化学性能、物理性能、吸收及发射性能稳定,适合用做标记型蛋白质载体材料.分别考察了不同条件下,聚苯乙烯功能荧光微球对血清蛋白以及胰蛋白酶的固定化,对固定化胰蛋白酶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功能微球对血清蛋白及胰蛋白酶均具有相应的稳定吸附量.固定化酶在温度稳定性、pH值稳定性、储存稳定性以及回收活性方面具有游离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从在载体表面位点占据度和蛋白质吸附的协同性出发,推导出蛋白质固定化的等温吸附公式,其结果为Y=K[P]<φ>/K[P]<φ>+1或lnK+φln[P]=ln(Y/1-Y).从熵变的原理出发,解释了蛋白质吸附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其他文献
锂硫电池是一类极具发展前景的高容量储能体系,单质硫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且成本低、对环境友好,但锂硫电池仍面临正极活性材料硫的绝缘性导致活性材料利用率低,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的多硫化物在电解液中高度的溶解性导致电池循环性能差等突出问题。本论文通过改变硫源,使小分子的硫与导电材料氧化石墨烯复合来改善电极材料的导电性,提高电池性能。(1)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采用FT-IR、XRD、SE
本工作主要研究了纳米Ag在电流型葡萄糖氧化酶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全文由四章组成。 第一章综述了近年来对纳米粒子研究的发展,包括纳米粒子的性质、制备和表征,尤其重点评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氢氧化镁(MH)基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在电缆工业中必将取代传统的含卤阻燃聚氯乙烯,但由于其阻燃效率低、填充量大、且抗热变形温度低,严重影响了其目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小鼠的亲免蛋白FKBP23与热激蛋白BiP的结合特异性;第二部分对人白介素-4基因的转录调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发现了一个新的调控因子复合物。
本文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聚乙烯接枝丙烯酸/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和性能的研究;第二部分为聚乙烯接枝硅烷偶联剂/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和性能的研
pH响应性高分子水凝胶因其在pH条件改变的情况下能够发生尺寸响应,产生溶胀度的变化及形状变化,因而可运用于分离材料、化学机械、药物缓释及酶固定材料等各方面。 本文以聚
作者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全面综述了有关纳米及纳米复合材料超声化学制备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第一章),结果表明,虽然超声化学在材料合成中已经有不少的应用,但随着高分子合成
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是一种有效的分子工具,因其高灵敏度,特异性,快速响应和技术简单等优点经常被用在分子识别和光学成像领域,还可以提供生物分子的定位和数量信息的直接的可视化和动态信息。此外,通过充分利用分子荧光团的光谱特性来定位与监测微环境的变化。氟化硼二吡咯(BODIPY)染料荧光团具有较强的紫外线吸收、尖锐的荧光发射和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另外,它对极性与pH值和光热等等都具有相对较高的稳定性。本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