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中国转型期媒体与环保NGO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两者关系的描述以及对关系变化的宏观背景掌握,进一步考察媒体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作者认为,一方面,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媒体促进了社会的媒体化,在社会结构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子系统的建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的重构与公民信息需求的释放,以及社会、经济等力量的增加都极大的推动着媒体的发展与转型。本文试图在中国转型的历史场域下考察媒体与环保NGO的关系,追踪媒体的功能转化和转型,从而发现媒体的运作原理和规律。作者认为,环保NGO与媒体的关系从生成至今已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末,环保NGO作为当时带有敏感色彩的新事物,被媒体巧妙的忽视了;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后半期,随着政府自身功能的宏观调控的转化,媒体在此时开始作为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工具、作为推进政府转型的监视器释放功能,一方面媒体需要新闻报道的民间视角,也需要公正公立的资源,而环保NGO正好满足了媒体所需;另一方面,环保NGO行动空间的局限性又迫使其采取与媒体合作的行动策略,从而扩大自己的声音。但由于环保NGO参与政府决策的途径单一,且具有间歇性、偶然性的特征,并没有期望国家出台什么政策,可以说,这一阶段的环保NGO与媒体的合作是偶尔的,随机的,基本是由个案发生而后掀起报道浪潮。进入21世纪后,随着环保NGO的活动经验的增长,自身力量的增强,媒体转型期公共诉求的增多,媒体与环保NGO展开了积极、深入的合作,并使其成为一种持续性的力量推动社会的发展。本文的最后还对媒体与环保NGO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对如何更好地促进媒体与环保NGO的合作进行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