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手性药物的不断出现,人们对手性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模式认识不断加深,因此发展更多高效的不对称催化策略以合成手性化合物已经成为现代有机化学中的热点研究领域。手性配体和手性催化剂的发展无疑是实现不对称催化高效、高选择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优势骨架合理组合”的配体设计思路,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类新型的同时具有轴手性和中心手性的硫醚-亚膦酰胺配体,并将该类配体应用于铜和钯催化的不对称反应。详细内容如下:首先,我们将优势的手性联萘二酚和二级胺硫醚组合得到了一类新型的手性硫醚-亚膦酰胺配体。通过模块化合成思路,在该类配体上引入了一系列取代基。随后,我们将这类配体应用于钯催化的吲哚烯丙基化反应中。在最优条件下,我们能获得最高99%的收率和98%的对映选择性。随后,我们为了进一步拓展亚砜-膦配体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我们将其拓展到了钯催化的杂原子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中。在最佳条件下,能够高收率、高对映选择性的得到烯丙基醚化和烯丙基胺化的产物。重要的是,产物还能进一步通过关环复分解反应构建相应的手性二氢呋喃和二氢吡咯。随后,为了将硫醚-亚膦酰胺配体和更多的金属相结合应用于不对称催化中,我们成功将其应用于铜催化的甲亚胺叶立德与硝基烯烃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中。通过对反应条件的筛选,我们发现改变配体氮上的取代基能够实现产物的非对映选择性可调。在最优条件下,我们能够以高产率(up to 97%)、高对映选择性(up to 98%ee)以及高非对映选择性构建一系列exo-和endo-多取代手性四氢吡咯。并通过控制实验,确定了配体中氮上的芳基在构型诱导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还得到了络合物的单晶,并给出了可能的过渡态。最后,通过对亚胺羧酸酯的α取代基的调节,我们实现了铜催化的甲亚胺叶立德的极性反转/偶极环加成反应。通过改变基亚胺羧酸酯的α取代基我们发现,只有取代基为芳基时才能得到期望的亚胺极性反转的产物。在最优条件下,我们能够以高产率(upto 97%)、高对映选择性(up to 99%ee)以及高区域选择性构建一系列多取代手性四氢吡咯。通过对该手性四氢吡咯化合物的后期衍生化,可以得到胺,醇,氨基醇以及β-内酰胺。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我们确定了产物的结构,并提出了反应过程中可能的过渡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