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车载导航技术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xiao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驾车出行的活动日益频繁,由此带来的堵车以及因城市道路建设复杂化引起的迷路等城市交通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车载导航系统在改善城市交通状况,节省驾驶员行车时间等方面的优势使其在我国具有美好的市场应用前景。目前国内的车载导航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还有待提高,故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改进车载导航系统的三项关键技术:车辆定位、地图匹配和路径规划来提高车载导航系统的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本文分析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和航迹推算(DR)的定位原理,针对描述车辆运动状态的“当前”统计模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当前”统计模型,该模型能很好的适应车辆的各种机动特性。为提高车载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研究了基于联邦式卡尔曼滤波结构的GPS/DR组合定位方法。在分析了DR传感器误差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当前”统计模型建立了GPS/DR组合系统的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分析了目前常用的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技术(EKF)的GPS/DR组合定位方法,Matlab仿真结果表明其定位精度还不能完全满足车载导航系统的要求。针对EKF在处理非线性模型的不足,采用了无迹卡尔曼滤波技术(UKF)来实现GPS/DR组合定位以进一步提高车载导航系统的精度。阐述了地图匹配的基本原理并分析了影响地图匹配精度的因素,对比了目前常用的地图匹配算法的优点和不足,设计了改进的基于模糊逻辑的地图匹配算法,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复杂的道路网络中能很好的识别出车辆行驶的道路。针对常用的路径规划算法-Dijstra算法存在的搜索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限制搜索区域的Dijstra算法,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显著地提高路径规划算法的运行效率。最后,设计了车载导航系统的总体框架,在Visual C++ 6.0集成开发环境中利用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GIS)控件MapX实现了车载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
其他文献
故障诊断技术为提高卫星系统的可靠性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使卫星能够对系统异常状况做出快速响应,从而减小甚至避免灾难性事故的发生。本文以对地定向三轴稳定卫星的姿态控制
天线控制系统设计是目前的一个热点问题。人们希望在天线口径增大,频率增高的同时,满足控制系统的指向精度,响应速度以及鲁棒性等要求。本文围绕大型天线系统的控制器设计问
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持续关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正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清洁能源之一,因此开发利用太阳能具有重
在深空探测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星球巡视器在整个深空探测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将是不可或缺的按照国际惯例,巡视器发射前必须在地面上检验其动力性能是否能够满足实际的要求。
交通视频监控系统通过从交通监控视频中捕获目标、提取目标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达到对城市交通的监控管理。本文主要对智能交通监控系统的架构进行了研究,对系统中涉及的图像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软件日趋组件化、网络化,从而推动了IEC61970系列标准的发展。由于电网规模逐渐增长,电网结构日趋复杂,对电网的安全稳定和控
主动隔振技术是隔振领域的一个亮点,是人类对生产和生活要求提高的产物。由于其具有效果好、适应性强等潜在的优越性,已成为一条重要的振动控制新途径,可应用于航天结构振动控制、土木工程结构抗震、高速车辆隔振及其他机械设备振动控制等领域。控制器的设计是振动主动控制技术的核心环节。因此对其控制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主动隔振又叫有源隔振。主要思想是,通过引入次级通路,在外部附加能源和控制策略的
合成孔径雷达是自上世纪五十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雷达成像技术,其高分辨率的成像能力,全天时、全天候的工作模式,多波段、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促使其在民用、军用领域得到了
计算机视觉技术作为自动控制系统的信息获取方式是当前自动化技术领域的一个热点,其主要原因是视觉可以承载更多的信息。但是,视觉信息复杂、数据量大、有效特征提取困难,这
建筑能耗,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楼宇能源管理上的运用,楼宇能源管理系统在建筑节能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论文以大型公共建筑为背景,系统研究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