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动态变化监测和湿地保护是湿地科学的研究重心,也是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内容。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重要载体,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维持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河北省重要自然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影像解译析、GIS空间分析、历史资料汇总等方式,分析河北省从1980年-2010年30年间的湿地动态变化。探索湿地变化的趋势及其原因,为河北省湿地资源开发利用和湿地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河北省湿地资源丰富,面积1.1x10~4km~2约占河北省面积的5.9%。明确湿地资源的现状以及历史变化是进行湿地资源管理、开发和保护的基础。通过对历史遥感影像解译、湿地空间分析,结合湿地历史图件,参考相关论文,对河北省湿地资源进行30年时间跨度变化分析。动态变化分析从湿地面积、湿地地类、湿地生态三方面进行。对湿地的结构和功能做变化分析。从分析数据显示,河北省湿地资源面临着,面积萎缩、湿地退化、环境污染、过度开发的问题,并最终导致湿地结构单一、功能退化。分析湿地面临的威胁,并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和湿地恢复方式。本文的研究成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四点:1、获取了河北省湿地资源近30年变化信息。通过解译Landsat TM、MSS遥感影像,确定湿地分布区域及其假彩色影像。利用Erdas软件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处理,并对湿地进行监督分类,定量分析湿地中水域、植被、建设用地、农用地之间的转化关系,查明了湿地的内部变化趋势。2、计算出了每块湿地的集水区的产水面积和多年平均产水能力。湿地缺水是所有湿地面临的共同威胁,但是湿地是源生性缺水还是由于人类活动干扰造成的水分配不均,是湿地缺水争论的焦点。本文根据河北省多年平均径流深度、湿地积水区域面积,利用GIS软件的分析功能,计算得出河北省湿地集水区域的产水能力是能满足湿地的正常生态需水量。3、绘制了多幅河北省湿地资源的专题图件,包括河北省湿地资源分布图、河北省湿地集水区域图、河北省多年平均径流深度图。并根据图件计算出湿地的面积、产水量等反应湿地特征的数据。4、明确了河北湿地资源退化的现状和原因。过度开发、水资源缺乏、环境污染、管理缺失等自然、社会、经济是导致湿地退化的关键因素。并根据威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与恢复措施,指导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