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镀银被广泛应用在高压电器产品零件的接触的导电部位,目的是使导体具有良好导电性、导热性,避免由于传导不良引起导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零件的烧毁。由于使用条件苛刻,所以镀银层的质量要求极高,在高电压及超高电压条件下,导体镀银层一旦脱落,在接触面上会造成电场分布变化,导致传导不均,引起局部温高,零件接触面被烧蚀,同时掉落的银屑会影响周围的绝缘环境,造成产品放电、甚至会爆炸。随着铸造技术的提升和企业自身降本增效的需要,目前,应用在高压电气产品中的导体材质正逐步由型材铝合金被铸铝合金替代,原有的针对铝型材表面镀银工艺已不适用铸铝合金表面的镀银。本文以电镀过程中铸铝合金结合力差这一主要缺陷问题进行研究,在原有工艺基础上进行了大量试验分析后,制定出铸铝合金镀银工艺,通过实际应用,该问题得到解决,极大地提高了铸铝合金镀银合格率。本文首先对ZL101H-T6铸铝合金材质、铸造本身缺陷进行了分析,又对现有前处理工艺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实验,结果发现,现有除油、出光和浸锌工序工艺条件不适合铸铝合金的电镀:除油工序腐蚀过强但除油性弱,易破坏加工密实面,裸露出铸铝本体缺陷;出光工序不稳定;而浸锌溶液浓度过大,容易对一些锌层薄弱点腐蚀,造成此处出现孔洞,这些都导致结合力不良。接着,从材质结构特点出发,寻找与之相适应的前处理方式。通过分析除油、出光和浸锌工序,对各工艺进行了相应的调整:除油工序调整为复合除油工艺,从而保证在油污除净的基础上,密实层不被破坏;出光工序再增加一道出光工序,保证了出光液使用的稳定;浸锌工序引进多元合金浸锌工艺,改善了锌与基体的结合力,并提高耐蚀性。最后,通过生产试验,铸铝合金镀银合格率由原来的18.72%提高到94.12%,验证了改进后的工艺路线适用于ZL101H-T6铸铝合金的镀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