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职业教育越来越得到世界各个国家的重视,尤其是处在经济结构转型的中国,职业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从全国的范围来看,职教师资队伍薄弱仍然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师资数量不足,教学水平偏低,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缺乏,是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综合国力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作为地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吉林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加快吉林省经济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是吉林省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重要基地,首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承担进行职业学校师资的培养和职后培训。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为吉林省实施“具有吉林特色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也是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服务的重要举措。本文着重结合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实际,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找出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改善和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尝试性地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师资队伍等方面的问题。第三部分,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双师型”师资培养问题分析。分析了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人才需求调研、课程和教材陈旧、教师来源单一经费投入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第四部分,提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对策。针对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如下改进的意见和对策:一、加大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力度;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四、双师型教师需要高质量生源。五、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六、建立更严格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七、创新人才考核模式;八、发挥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