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田煤质估算及煤层结构三维可视化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信息化成为煤矿企业的发展趋势,数字化矿山应运而生,井田煤层三维可视化与煤质指标估算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能够有效的指导煤矿企业生产。本文以煤矿企业实际需要为基础,分析井田、煤层以及相关数据信息的特征,研究三维建模方法、煤层标高估算模型和煤层煤质估算模型,实现无插件、可移植、跨平台、多浏览器兼容的井田煤质估算及煤层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煤矿开采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钻孔数据、煤层结构数据和煤层煤质数据之间的关系与特征,设计井田煤质估算及煤层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的数据结构,使用Mysql数据库与Navicat数据库管理工具建立井田煤层采样资料数据库。(2)针对实现井田煤层三维可视化数据点稀疏的问题,构建了基于地质统计学中的克里金算法(Kriging)的煤层标高估算模型,以增加绘图数据点。在Kriging算法中,变差函数的求解决定着插值精度,因此,利用支持向量回归(SVR)实现对变差函数的拟合,避免了对变差函数选择的局限性与依赖性;采用可修改变异方向的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UMDE)求解SVR的最优参数。运用某煤矿井田钻孔和煤层标高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构建的模型相较于其他方案建立的Kriging估算模型精度更高。(3)在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预知井田煤层煤质信息有助于企业对生产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指导,构建了基于SVR-Kriging的三维空间煤质指标估算模型。根据钻孔坐标及相应的煤质数据,构建煤质核心指标全水分、灰分和发热量的估算模型,运用煤矿实际数据对模型的估算精度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煤质指标估算模型有着较高的估算精度。(4)结合面向对象的思想,基于Spring-SpringMVC-MyBatis(SSM)开发框架,Three.js三维引擎,三角剖分算法和本文建立的煤层标高估算模型和煤层煤质指标估算模型,构建了基于Web的无插件和多浏览器兼容的井田煤质估算及煤层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直观的展示出井田煤层的分布范围、空间结构以及煤层煤质指标,并且可以与煤矿企业现有管理软件良好的融合,促进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发展。
其他文献
脉搏的产生来自于心脏的搏动,心脏的收缩舒张使血液通过动脉血管流动到达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和身体末梢。因此脉搏信号不仅反应了心脏的工作状态,也包含了身体内部各脏器的生理状况信息,这导致脉搏信号是一个包含众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复杂信号。本文将复杂性测度引入脉搏信号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中,工作如下:针对脉搏信号非线性且成分复杂的特点和样本熵对信号分量幅值变化不敏感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信息熵的复杂性
装配车间在依据计划调度方案进行产品装配时,会出现设备故障、物料缺失、人员流动等不确定性因素,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会影响计划调度方案的准确性,使计划调度方案无法准确指导实际装配,影响车间效益。传统车间的计划调度系统在处理这些不确定因素时,由于管控机制不全面、监控数据实时性差、调度智能化水平低,导致装配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不能被及时处理。数字孪生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重要方向。本文将数字孪生技术与计划
传统无缝钢管成型方法主要包括热挤压成形、冷压力成形、钻孔成形和离心铸造,但不同程度存在耗能高、材料损耗大、设备工艺复杂等缺点,且产品表面质量及使用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在金属材料塑性成形的过程中施加超声振动,可以改善其力学性能、降低成形过程中的流动应力、减少摩擦磨损、提升零件表面质量、提高成形精度。目前超声振动辅助塑性成形技术已经应用到轧制、拉拔、拉深、旋锻等工艺中,并获得了良好的成形效果,成为金属
落叶松是我国重要三大针叶用材林树种之一,分布在东北、内蒙古地区,在木材生产、水源涵养及森林生态系统的形成与维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在实现我国碳中和、碳达峰目标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利用遥感技术解决我国落叶松人工林大尺度空间分布信息难以获取、数据采集难度大、成本高、耗时多等问题,从而快速获取落叶松人工林的空间分布,这对于森林监测规划和生态系统功能评价、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
随着人们活动广度和深度的增强,以及生产生活的更高需求,室内定位技术越来越具有现实要求,而伴随着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室内定位已成为当今研究的一个热点。基于低功耗蓝牙定位技术以其低成本、低功耗、实现相对容易等特点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分析对比了国内外不同室内定位技术,研究了几种典型的定位算法,包括三边定位法、角度定位法、TDOA、加权质心定位法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测距定位法。基于
由于近距离煤层组煤层间距小,上位煤层的开采势必会对下位煤层开采产生影响。上湾煤矿上煤层12上煤工作面采用两翼开采方式,下煤层12#煤采用单翼开采的方式,由于采煤工艺的改变,受上煤层双翼开采遗留的集中大巷保护煤柱影响,导致下煤层出现顶板岩层载荷不均匀,异常矿压显现频繁等问题。因此本文以上湾煤矿12301工作面过上覆集中煤柱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方法,数值模拟手段,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对近距离煤层过上
我国在农业经济中十分注重苹果产业的发展,是苹果种植大国。陕西省山区众多,有明显的地理优势,是我国重要的苹果生产地区之一。对陕西省苹果面积、产量进行及时而准确的提取和预测,不仅可以加强苹果在种植生产方面的管理,同时也为各地区农业部门拓宽苹果市场,完善果园基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决策依据,对促进我国苹果种植业的飞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将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作为研究区,利用2013~2019年GF-
2016年10月19日,我国的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飞船对接成功,宇航员与空间机械臂进行了国际首次人机协同在轨维修科学试验,人机协同在轨维修己成为天宫二号三大关键试验任务之一。未来我国空间站的建设、在轨维护、科学实验同样也需要一款空间机械臂来辅助宇航员工作。空间环境中的机械臂路径规划问题研宄对实现空间机器人与宇航员协作完成在轨任务具有重要意义。现如今,国内外对于空间机械臂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的阶段,
随着道路轴载的不断加大,现阶段路面病害问题频发导致养护费用逐年攀升。与此同时,全球废旧塑料年生产量巨大,但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循环利用。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且进一步降低路面养护费用,本文将废旧塑料用作一种沥青改性剂,以期达到废旧塑料资源化、循环化利用的目的,在对塑料沥青最佳制备工艺研究的基础下,进一步对塑料沥青胶浆的性能以及改性机理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对不同塑料特性的分析,选
陕北地区是我国煤炭资源的主产区,但该区域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由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开裂和地下水渗漏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如何实现煤炭安全、高效开采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小对生态脆弱区环境的损害,达到煤炭资源大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当下的主要目标。为深入研究陕北煤层群重复采动下覆岩导水裂隙发育及错距开采应力传递规律,从根本上揭示煤层群错距开采对覆岩的影响机理,本文从煤层群开采区段煤柱错距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