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xiaoyan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阐述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研究和治疗进展,评价改良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5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肱骨髁上骨折的患者,经手法复位后,随机分成夹板治疗组和穿针治疗组(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组25例,改良经皮穿针固定治疗组25例),通过治疗过程(4周)及术后的随访,对出现张力性水疱、骨折再移位需切开复位情况、临床愈合时间、影像学比较(Carrying角:CA角、携带角;Baumann角:BA角、肱骨外髁骺线角;Tilting角:TA角、肱骨髁部前倾角)、肘关节的屈伸范围、总体疗效及优良率的比较等六个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和x~2检验,对患者肘关节功能参照Dodgt疗效评价标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对两组患者按Dodgt疗效标准进行评分,夹板治疗组优良率80%,穿针组优良率92%,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穿针组在预防张力性水疱、骨折再移位需切开复位、肘关节活动功能、影像学表现等方面均优于夹板组。结论:①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对于移位明显、复位后不稳定、伴有血管、神经损伤或者开放性骨折及全身多发骨折的患者,应以改良经皮穿针固定为首选;对无移位或者轻度移位的闭合性骨折,复位后骨折稳定者,仍宜选用小夹板固定治疗。②改良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在固定可靠程度、骨折的复位情况、预防并发症及功能恢复等方面均优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③采用改良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其整体治疗的优良率高于小夹板固定治疗,而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胆囊良恶性病变组织中黏液蛋白(MUC1和MUC5AC)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108例胆囊腺癌、46例癌旁组织、15例腺瘤和35例慢性胆囊炎手术切除标本常规制作石蜡包埋
自主式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 AUV)是人类开发海洋的重要工具,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着许多技术挑战,导航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当前许多导航方式需借助G
从马铃薯的用途和发展空间入手分析其产业发展前景,并从影响其生长的温度、光照、土壤以及水分等方面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旨在促进马铃薯产业顺利发展。
近年来,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日渐受到关注,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保障责任越来越重要,特别是自我国实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来,进一步明确了“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向城
<正>2011年因为准备UED杂志和台湾建筑"都市合院主义"的专辑,我对研究室过去十年的设计作了一个初步的整理。经由他人对作品的评论与访问,譬如Frampton和朱涛等,让我在2012年
目的:探讨老年单发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效果。方法:收治单发早期胃癌患者60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治
目的:总结膝关节镜下采用自体半腱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和效果。方法:自2003年2月~2007年4月关节镜下应用半腱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2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和术后进行L
盲源分离(BSS)通过分析观测数据的高阶相关性和二阶相关性,利用预白化数据的多个不同时延协方差阵的联合对角化,在混合通道未知的条件下,找出隐藏的相互独立的信息成分,完成
<正>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的迫切需要,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村
我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以被救助家庭的的经济状况调查为基础,经过调查复核以及审批,最终来确定救助对象。而目前我国,主要以收入调查来衡量家庭的经济状况。在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