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光互补的隧道口融雪化冰研究

来源 :内蒙古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ick88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近40%的货物通过高速公路实现流转,高速公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隧道处于道路交通的关键连接点,而隧道口是由敞开段的高速公路向全封闭隧道过渡的关键位置,堪称道路交通的“咽喉”。由无冰雪路面行驶到结冰的路面时,司机往往对隧道口行车困难估计不足造成交通事故进而引发交通阻塞,因此隧道口成为国内外寒冷地区和冻雨地区除雪去冰的关键部位之一,控制隧道口处的交通事故发生率对于整体降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率,保持交通畅通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利用内蒙古地区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通过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为融雪化冰系统提供电能。本课题研究基于风光互补的隧道口融雪化冰,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层底部铺设碳纤维发热线,通过碳纤维发热线散发的热量传递到路面进行融雪化冰。沥青混凝土起到传递力量载体的作用,研究沥青混凝土的导热性对其温度场变化的研究很有必要,实验得到沥青混凝土的热阻为0.0081(m~2?K)/W,导热系数为6.1019W/(m?K)。碳纤维发热线在沥青混凝土中的布设间距对融雪化冰有很大的影响,通过研究碳纤维发热线的发热半径,发现碳纤维发热线的布设间距与热流密度存在如下关系式:f(x)=2ln(-36.1427+0.2926x)。分析了各种环境因素对融雪化冰各个阶段的影响,并用加热均匀系数具体量化了加热均匀性,发现加热均匀性主要受布线间距的影响,布线间距越大加热均匀性越差;通过不同布线形式对融雪化冰的影响对比,认为布线形式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环境温度对融雪化冰升温阶段的影响较大,环境温度越低,升温阶段的时间越长;热流密度主要影响融雪化冰融化阶段的时间,热流密度越大,融化阶段的时间越短。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提供了设计依据。给出了如何计算融雪化冰系统的最大耗电功率,同时结合工程所在地气候确定的风电和光电发电比例,根据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发电功率和光伏电池组单元发电功率推算出所需的风机和光伏电池的数量。
其他文献
介绍通过搭建不同电压等级的变压器空载合闸时CT饱和的仿真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得知110kV、220kV电压等级的CT在变压器空载合闸时发生了饱和,使变压器的差动保护发生了误动,而
目的探讨AFP变异体作为HCC预后指标的意义,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涉及1991~1994年在我院第一次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的AFP阳性HCC患者129例,术前采用小豌豆凝集素亲和免
塔式起重机基础高位承台采用可周转使用的型钢组合平台,安装快捷、使用安全。本文结合上海卢湾区65街坊徐家汇路258号(北块)项目工程实例对该项施工技术应用的关键技术点进行了
本文简要介绍了泰安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机构的历史沿革以及现有的保护措施,分析了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4方面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5个方面的对策与建议,以期推动野生
学生的基础差,学习被动,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着急上火,后来经过一番努力,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力求使课上得有趣,并适时地多表扬、多鼓励,学生有了大的进步。
在远程教育界,关于助学教师的素质要求已有大量成熟的研究,按图索骥,远程助学教师的培养路径似应比较清晰。然而在大规模的教师远程培训陆续开展之际,一方面,对于助学教师的
文章主要围绕20世纪70年代的装置艺术展开,通过它的观念、实物和空间设计来解释,更重要的是将装置艺术的主题进行分类,分别分析其观念更利于我们清晰地把握它的界定。
总结了公路路政管理体制的内涵意义,分析了现阶段体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公路路政管理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通过学习贵州“建养一体化”的模式,并对其实施提出了建议对
用电磁波辐射灭菌的方法解决鲜牛奶软包装生产的二次污染问题.中试表明,采用适当的剂量能够使牛奶的保质期延长至对照组的3倍左右,而且营养成分及口感保持不变,证明电磁辐射
通过对广受忽视的重要中篇小说《朝着东南走》的文本细读和思想倾向分析,本文指出该作品折射出作家虽然对田园乌托邦和去乌托邦化略有亲近之意,但并非彻底依附其上,而是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