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纶纳米纤维基锂硫电池隔膜结构调控及其抑制多硫化物穿梭效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xia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隔膜作为电池的关键组件之一,具有隔开正负极防止电池短路、保证电池内部离子传输的作用,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与内阻,直接影响电池的安全性能、容量与使用寿命。然而,目前广泛使用的聚烯烃隔膜(PP、PE)因其表面光滑无活性基团、表面能低,与电解液之间浸润性差,隔膜孔隙尺寸大,在锂硫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多硫化物产生的“穿梭效应”导致活性物质的损失,导致电池放电容量衰减速率快、循环性和稳定性差等问题;同时,锂枝晶的生长极易刺穿聚烯烃隔膜,严重威胁电池的安全特性与使用寿命。因此,限制了传统聚烯烃隔膜在高能量密度锂硫电池领域的应用。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本团队开发的芳纶纳米纤维(ANF)及芳纶纳米纸具有独特的三维纳米网络结构、优异的机械性能与热稳定性,为开发新型锂硫电池隔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策略。基于上述分析,本论文以芳纶纳米纤维作为新型锂硫电池隔膜的结构构筑单元,从纳米纤维涂覆改性、ANF隔膜孔隙结构调控、ANF隔膜功能化设计、ANF基复合隔膜构筑四个方面进行系统性研究,阐明了 ANF隔膜孔隙结构调控机制、结构设计与离子传输的内在关联、多硫化物穿梭效应抑制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为高性能ANF基锂硫电池隔膜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与理论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于聚烯烃隔膜耐温性能差、孔隙尺寸大等问题,制备了 ANF/纳米Al2O3复合涂料,通过涂布法在PP膜表面构筑具有三明治结构的Al2O3/ANFs@PP复合隔膜。研究了纳米Al2O3分散性、添加量、涂布工艺参数等对复合隔膜微观结构与电池充放电容量的影响,揭示了纳米涂覆对PP膜结构构筑与有效调控机制。研究表明,得益于ANF优异的机械性能与热稳定性、丰富的三维纳米网络结构以及具有优异亲液性纳米Al2O3的引入,显著改善了 PP隔膜的电解液浸润性、耐温性与电池循环性能,电池在0.5 C电流密度下进行充放电循环时起始放电容量为1233 mAh·g-1,经过200圈循环后放电容量为832 mAh·g-1,平均每圈容量衰减率为0.16%。(2)由于ANF涂覆基体为PP隔膜,耐温性仍受限,而芳纶纳米纤维具有耐温性能高、成膜性好等优势。因此,本章针对ANF隔膜纤维分子间氢键作用力强、孔隙结构致密而对锂离子传输产生的阻隔,构筑了具有微/纳米多孔结构ANF基隔膜并揭示了孔隙结构调控机制。研究了致孔剂、溶剂化处理以及干燥方式等多种策略对ANF隔膜孔隙结构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超临界干燥法(SCD-ANF)所得隔膜孔径为44 nm,离子电导率为1.71×10-4 S/cm,分别是纯ANF隔膜的5倍和1.9倍。孔隙结构调控可适当阻碍ANF分子氢键结合,ANF隔膜成形过程中纤维发生一定程度的取向与排列,形成了孔尺寸均一、结构规整有序的多层级微纳米多孔ANF隔膜。隔膜在0.5 C电流密度下起始放电容量为1108 mAh·g-1,经过200圈循环后放电容量为566 mAh·g-1,平均每圈的容量衰减率为0.24%,库伦效率为99.25%,可达到目前商用PP隔膜水平。通过结构化调控电池氧化还原反应的极化度降低,化学反应和Li+迁移速率加快,多硫化物难以穿过小孔结构的ANF隔膜,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提高,电池具有更高的放电容量。(3)针对多硫化物穿梭效应导致电池容量衰减速率快、稳定性差的问题,本章通过全氟磺酸表面改性、聚对苯乙烯磺酸钠(PSS)附加自组装层结构设计实现了 ANF隔膜的功能化,成功在ANF隔膜中引入羧基、胺基功能性基团以及静电引力层,实现了对多硫化物的化学吸附。研究表明,在0.5 C电流密度条件下ANFs/PSS隔膜的初始放电容量为1064 mAh·g-1,经200圈充放电循环后放电容量为860 mAh·g-1,容量保持率为80.83%,平均每圈容量衰减率为0.1%。通过对ANF隔膜表面功能化改性和附加自组装层的结构化设计,实现了对多硫化物离子的吸附与捆绑,功能性隔膜具有选择性透过锂离子而将多硫离子阻隔在正极一侧的双重效果,实现了活性硫的高效循环利用,显著提升了电池容量。(4)进一步地,利用原位生长法将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反应活性的金属骨架化合物(MOFs)成功生长于ANF纳米网络结构中,构筑ANFs@MOFs复合隔膜,复合隔膜具有高离子电导率(1.23×10-3S/cm)的同时表面含有大量的金属活性位点,能够与多硫化物离子之间通过物理吸附、配位作用阻碍多硫化物穿梭。对电池充放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0.5 C恒定电流密度下循环时电池起始放电容量为1082 mAh·g-1,200圈循环后放电容量为876 mAh·g-1,容量保持率为81%,平均每圈容量衰减率为0.1%,库伦效率为97.72%。此外,揭示了功能化复合隔膜抑制多硫化物穿梭的机理: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具有高比表面积与大量的金属活性位点的MOFs能够与多硫化物离子之间通过物理吸附、配位作用阻碍多硫化物在正负极之间的自由移动,成功的将多硫化物阻挡在正极一侧,开发出新型高放电容量ANF基复合隔膜,实现了 ANF隔膜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功能化转变的进程。本论文突破了具有微纳米多孔结构芳纶纳米纤维电池隔膜的可控制备技术,揭示了 ANF隔膜孔隙结构调控机制以及其功能化对多硫化物穿梭效应的抑制机理,解决了商用聚烯烃隔膜限制锂硫电池向更高能量密度和更高放电容量发展的瓶颈问题,推动了芳纶纳米纤维在电池隔膜领域的应用进程,为高性能锂硫电池隔膜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气体传感器朝着低功耗、高灵敏度、可穿戴方向发展。目前有关锡基化合物室温NO2敏感性能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其工作温度和响应/恢复速度不能满足现代气体传感器发展的要求。例如,锡基氧化物目前仍存在着工作温度高、选择性差等问题。锡基硫化物作为一种新型二维层状材料,尽管已经表现出了作为室温气体敏感材料的潜在能力,然而仍存在着室温下响应值低、恢复时间过长等问题。因此,通过结构调控实现
学位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在近年来作为主流的清洁能源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并且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石墨类材料占据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绝大部分市场,然而该类材料结构稳定性一般,造成其长循环性能以及在大电流密度下的电化学性能欠佳;同时他们自身的锂化工作电位较低(≈0 Vvs Li+),使其在循环中易产生锂枝晶,存在相关的安全性问题。因此开发安全、稳定、性能优异的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学位
辐射自降温是指物体在0.3~2.5 μm的太阳光波段反射太阳光,同时在8~13μm的“大气透明窗口”波段以辐射的形式把热量散发至寒冷的外太空而实现降温的技术。太阳光波段的高反射率和大气透明窗口波段的强发射率是保障材料辐射降温的两个重要条件。然而,辐射自降温材料长期暴露在户外复杂的环境中,雨水的冲刷、灰尘的堆积、阳光的照射、细菌的滋生等会使其表面的微观结构发生破坏,导致反射率下降而降低降温效果。另外
学位
我国造纸机干燥部的能耗占纸机运行总能耗的50%以上,烘缸部干燥效率的提升对于造纸行业节能意义重大。相较于传统烘缸,多通道烘缸作为一种新型结构烘缸,能有效解决冷凝水排出问题,且其潜在换热效率较高。但现有研究并未完全阐明旋转工况下蒸汽参数、转速及烘缸结构参数对多通道烘缸内蒸汽冷凝换热、流动阻力的影响机制及两相流流型对冷凝换热系数的影响规律,限制了多通道烘缸换热效率的提升及实际应用。基于此,本文在国家自
学位
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严重威胁着农作物的生产和粮食安全,给全球农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真菌病害的防治己成为农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化学防治仍是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有效方法,但随着化学杀菌剂的大量使用,植物病原菌对已有的杀菌剂产生的多药抗性越来越普遍,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高效、作用机制新颖、克服耐药性的新型杀菌剂。在新型杀菌剂的研究中,含噁二唑的杂环体系因对细菌和真菌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而受到关注
学位
硒化锡(SnSe)作为一种典型的层状金属硒化物,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能、无毒以及丰富的原料,在光伏(PV)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同时,SnSe的热电和光电子性质可以通过结构转变和适当的掺杂来调控。除此之外,在电化学储能方面,SnSe具有较高的储钠/储钾比容量(780 mAh g-1),是一种理想的钠离子电池(SIBs)和钾离子电池(KIBs)负极材料。然而,SnSe作为一种半导体材料,其导电性较差,
学位
随着我国造纸工业的快速发展,造纸废水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布的最新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对造纸废水排放指标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基于传统的厌氧好氧二级生化处理工艺,采用传统的PID控制方法已难以满足上述要求。造纸废水好氧处理过程非常复杂,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大时滞和建模难等特点,现有的智能控制方法存在控制精度低、系统运行能耗高等问题,因此,将先进的智能控
学位
自然界中许多生化反应过程可以用数学模型来描述,通过研究微分方程所建立的模型,可以对生化反应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和预测,有效调节和控制反应物数量,从而为实际存在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轻化工等产业的发展在推动经济繁荣的同时往往会伴随产生一定的环境问题,如未得合适处置的工业废弃物不仅会导致环境恶化,危害种群生存,影响生物多样性,还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发展,所以本文利用微分方程理论对几类生化反应过程模
学位
工业生产过程中,尾矿和煤气化渣的大量堆积,造成了不容忽视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低成本固体废物制备高附加值环境修复材料,是大宗固废高值资源化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本研究基于尾矿和煤气化渣的理化性质,分别以水体重金属污染修复以及二氧化碳(CO2)的矿化储存为研究方向,开发具有低成本、高去除率、适用性广、环境友好的固废改性材料,是高效解决固体废弃物污染、重金属污染以及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的重要方式。本论文
学位
环氧树脂(ER)因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及优异的耐腐蚀性、粘接性能及尺寸稳定性,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子电气和5G/6G通讯等领域。但基于环氧树脂所制备的涂层质硬且脆、疏水性较差、耐候性不佳以及传统的“A+B”固化模式所引起的使用工艺相对复杂等缺点,极大限制了现有环氧树脂在高性能和智能化高分子材料等领域中的应用。为适应更高的性能需求并扩大传统环氧树脂的应用领域,利用低表面能有机氟/硅化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