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网络蠕虫检测与传播抑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应用的扩展,网络安全受到的威胁日益严重,尤其是恶意代码的泛滥对网络和应用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在恶意代码中,蠕虫由于无需人的干预,能够自动传播,因此造成的危害最大。如何有效地遏制蠕虫在大规模网络中的传播成为非常迫切的问题。为了解决蠕虫泛滥的问题,必须研究有效的抑制蠕虫在大规模网络中传播的手段。首先通过对蠕虫传播模型的理论分析,从中发现影响蠕虫传播的重要参数,本文认为防御系统的布置与遏制时间是影响最终抑制蠕虫传播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在大规模网络中,通过对网络划分缩小各子网规模,并采用自动检测来缩短遏制时间,建立大规模网络蠕虫防御系统,可以对蠕虫进行有效的遏制。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在对蠕虫的性质进行了讨论和深入分析后,提出了分割网络进行蠕虫传播抑制的方法。通过对蠕虫的传播行为,尤其是随机扫描阶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蠕虫传播速度与网络规模具有一定的关系。并以SEM(Simple Epidemic Model)模型为主要对象,对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网络进行分割以减小网络规模,在划分边界上对蠕虫进行隔离,从而在大规模网络上有效的抑制蠕虫的传播。本文建立了与规模相关的蠕虫传播模型,并讨论了分割后子网的数目以及分割时间对蠕虫传播抑制的影响,为在大规模网络中基于分割的蠕虫传播抑制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由于时间、空间等各项约束会让用户在访问网络时产生一定的用户习惯,在习惯的作用下,用户的访问目的地是较为集中和有限的。在蠕虫爆发时,由于蠕虫的传播会产生大量的陌生访问,从而破坏用户的习惯。因而,对用户的访问目的进行统计分类,并建立用户访问目的列表,则在蠕虫发作时则能及时有效的发现蠕虫。本文对用户的访问行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对蠕虫进行早期发现的新方法,并且实现了一个基于用户访问的蠕虫检测系统。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快速的发现蠕虫的传播。由于用户访问目的中存在的习惯是用户习惯的一方面的体现,而用户的习惯多种多样,可以衍生出很多应用模型,因此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第三,蠕虫由于快速的传播而在网络中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对蠕虫进行自动的快速检测是一项必需的研究。在入侵检测系统常用的两种检测模式中,误用检测无法检测到新蠕虫的出现,而异常检测存在效率低,误报高的缺点。本文结合了误用检测与异常检测的优点,提出了蠕虫自动检测的新途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地佐辛肌内注射超前镇痛联合罗哌卡因术中局部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9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B组和C组。A组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采用差热分析 (DTA)法分析 1种普通地膜和 3种可降解地膜的组成 ,并对地膜的热解过程进行热动力学研究 .结果表明 ,4种地膜的差热曲线有许多相似 ,但也略有差异 ,说明降解膜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安全威胁事件逐年上升,近年来的增长态势变得尤为迅猛。其中,网络蠕虫由于危害严重、攻击范围大、爆发速度快,己经成为目前互
神经变性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其病因至今不明,且尚无药物可治愈。近年来,肠道菌群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逐渐成为热点话题。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与免疫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
介绍了管流矿化的概念及其实施条件,对基于原矿管流矿化和中矿管流矿化方式的几类柱式浮选设备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管流矿化方式在诸如实现高效紊流矿化和优化设备结构形式方面
基于LQR控制器的汽车悬架能很大程度上改善悬架性能,但是控制器加权系数矩阵Q与R没有确定的解析方法,由先验知识决定,难以得到全局最优的LQR控制器。因此,利用差分进化算法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