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外国学习者的“苦”类词教学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c023061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本义表示味道,随着语言的变迁,“苦”也增添了新的引申义,涵盖对人的精神状态、心理感受、情感体验等诸多方面的描述,在汉语交际中被广泛使用,成为汉语教学中的重点教学内容。但目前还没有将“苦”类词作为整体范畴进行研究的成果。本文以“苦”类词为研究对象,以《发展汉语》口语和综合系列教材及《新HSK词汇大纲》为依托,重点考察了“苦”类词在教材和词汇大纲中的使用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和搜集语料,分析外国学习者使用“苦”类词时产生的偏误类型和偏误原因,从而针对“苦”类词为教材和教学提出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目的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苦”类词的研究现状。第一章重点了考察“苦”类词在大纲及教材中的使用情况分析,统计了在《新HSK词汇大纲》和《发展汉语》12本综合及口语教材中出现的所有“苦”类词,并对其收录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与《现代汉语频率词典》对比,考察大纲和教材的合理性与待商榷之处。第二章是面向中高级外国学习者的“苦”类词问卷调查,分为三部分:问卷设计、问卷目的和问卷结果分析。问卷设计部分又分为问卷的设计思路和调查对象的选择两部分。问卷的依据是词汇大纲、教材中出现的“苦”类词,及“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筛选出的常用“苦”类词,调查对象为于沈阳师范大学、沈阳理工大学、聊城大学三所高校60名外国学习者。第三章是基于问卷和“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偏误分析,从问卷分析和语料库中的偏误两方面入手,总结外国学习者在使用“苦”类汉语词时出现的偏误类型,总结偏误出现的原因。第四章在前文的基础上,提出“苦”类词的教材编写及使用建议,和教学上的建议,以期能为“苦”类词教学乃至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其他文献
乳酸菌是用于生产发酵食品的细菌,作为发酵剂和益生菌,在食品工业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冷冻保藏是乳酸菌菌种保藏的常见技术。但冻干过程无可避免地会造成乳酸菌的损
针对大港油田自来屯地区油藏发育情况,通过地震、地质资料的综合运用,主要以地震资料为基础,利用地震反射参数对地震相进行划分,应用地震相分析技术、多参数提取与综合预测技
人在运动中的异常检测和姿态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它们都属于人体运动识别的范畴。人体运动识别是指运用某种手段检测、跟踪人体的运动,获得人体的运动
张爱玲的服饰情结是家族"古老记忆"印下的烙痕,是精神漂泊者的言语。张爱玲的作品充满了对服饰和色彩的精辟阐析,解读她的服饰情结,可窥探作家对服饰的审美倾向以及隐藏在其后
"工业4.0"是由德国联盟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联手推动的战略性项目,被看作是提振德国制造业的有力催化剂,也被认为将是全球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方向。继蒸汽机的发明、大规模
由美国次债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至今尚未彻底结束,它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是空前的。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也未能
<正>目的探讨不孕患者行诱导排卵治疗中发生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的相关因素。方法自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就诊进行促排卵治疗临床诊断为LUFS的22例不孕患者,
会议
加拿大的三月,还是一片白雪覆盖的银色世界。我常踏雪、步行半小时到蒙特利尔大学亚洲文化中心读书:这个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拥有多领域、多学科的丰富的中文藏书,包括中国古代哲人
期刊
认知语言学家提出了词义发展和变化的内因来源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思维,其研究表明,多义现象主要就是通过隐喻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是人类认知概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