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对近代中国出路的探索及其当代启示研究(1897-1921)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97年到1921年,是近代中国风起云涌的24年。从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从改良到革命,从政治到思想文化,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兴起,陈独秀作为这一系列事件的亲历者、参与者直至领军者,其在各个领域的相关探索镌刻着近代中国走向的印记,对近现代中国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历史分析法、综合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分析陈独秀的探索历程及其探索内容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陈独秀探索的时代背景,从国内来看,大致呈内忧外患加剧与救国思潮交织之局面。民族工业发展整体上举步维艰,期间又适逢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外来侵略变本加厉,同时北洋政府上台标志着新旧封建专制势力完成权力交接;西方先进思潮的涌入与中华文明交织碰撞,救国思潮百家争鸣。从国外来看,大致呈帝国主义横行与社会主义开辟之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俄国完成十月革命为社会主义开辟道路,一战爆发推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即帝国主义国家新的统治格局的确立。基于该种时代背景,陈独秀从经济、政治、文化三领域对近代中国问题症结进行了思考,并设计了针对各领域问题症结的出路。在经济领域,其指出铁路矿产货物利权丧失,关税航路货币主权旁落,不生产而消费游惰人口过剩,生产劳动阶级遭受极端压迫,提出要力争经济命脉利权,奠定国之经济复兴根基,要加强对外经济往来,推动中国立足世界市场,要扩展劳动者之规模,唤醒劳动者阶级觉悟,要废止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以求根本改善劳动者之境遇;在政治领域,其指出专制君主流毒祸害社会,宪法法律体系存在极大阙漏,军阀武力掌政荼毒政坛,国民动员意识和力量缺失,提出要倡建民主共和制度,荡除君主专制流毒,要民主立宪实施宪政,修葺宪法法律阙漏,要摒弃督军武力政治,营造国之清宁政象,要仗持于国民之合力,着力建设国民政治,要通过组织劳动运动,最终以革命方式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在文化领域,其指出孔教“三纲”之说之祸根,旧式保守教育之助澜,传统文学藩篱之阻滞,国民劣根性之蒂固几方面问题症结,提出要废弃孔教伦理纲常,宣扬自由平等独立理念,要取法西洋教育精髓,构建新式教育体系,要高举文学革命大旗,建设现代三大主义文学,要革新文化环境创造民族新文化,洗尽国民劣根铅华。陈独秀对近代中国出路的探索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今日中国之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从其探索举措来看,应改良革新经济制度,坚持扶贫与文化洗礼相结合;应激发民众参政觉悟,提升民众政治影响力;文化塑造上应汲取精粹着眼创新创造,塑造民族新文化。从其探索轨迹演变来看,要兼收并蓄,清醒认识各种思潮,要理性抉择,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从其探索精神来看,要坚持立足民众的探索立场,坚持与时俱进的探索准则,坚持横向与纵向双向开展的探索思路。
其他文献
在“放管服”改革大背景下,我国自上而下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一次办好”改革是在“放管服”改革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刀刃向内进行自我革命,推进地方治理现代化的积极尝试。山东省自2018年6月起推行“一次办好”改革,实现了政务大厅“一窗受理”、“一次办好”集中审批、政务信息系统初步整合等,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使企业和办事群众享受到了改革的便利。然而,在推进
计算思维被视为21世纪学生必备技能,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已有不少研究学者证实机器人课程对于计算思维的培养具有无法比拟的显著功效。但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发现,关于机器人课程中计算思维的培养在理论、策略层面研究较多,缺少微观层面的实践探索。如何将计算思维的培养融入到具体的机器人课程教学设计中,如何组织有效的教与学活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发现学习理论、做中学理论的观点可为
中共早期治国理政是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为起始,《红色中华》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是中共早期治国理政的重要平台。因此,通过梳理《红色中华》的宣传报道,真实反映中共早期治国理政的实践,对于新时代中共的治国理政具有历史的启迪作用。论文在充分参考借鉴学术界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红色中华》报道内容为中心,系统考察中共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军事建设、文化建设等
压电型张量的C-特征值在压电效应和反压电效应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求解压电型张量的最佳秩一逼近可得其最大C-特征值及对应的C-特征向量,而压电型张量的最大C-特征值又决定了压电效应中的耦合参数.首先,本文提出了一类新的近似交替最小算法来计算压电型张量的最大C-特征值,并分析了算法的全局收敛性.一般情况下,压电型张量特征值计算是一类NP-难问题,因此,本文对压电型张量特征值的包含区间展开研究,并建立了
本研究采用书籍史及阅读史的研究视角,以明清之际江南藏书家代表人物祁彪佳为切入点,以《祁彪佳日记》为主要文本依托,对祁彪佳的书籍收藏、阅读情况及其书籍社交网络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深入探讨祁彪佳书籍的收藏阅读的整体风貌,以及书籍对其人生选择产生的深刻影响。目前学界对祁彪佳的个案研究已从不同角度展开,但少有从书籍史、阅读史的角度对其书籍收藏阅读及社交情况进行独立、深入地解读,本研究正是在此方面开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交流的主要载体,在知识传播与交流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科领域的发展广度和深度,代表了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对学术期刊进行影响力评价能够促进期刊的良性竞争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期刊的办刊质量,对学术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术期刊的影响力评价指标有很多,主要是基于期刊刊载文献的被引量和下载量,鲜有期刊内部文献类型对期刊影响力作用的研究。期刊发表的文献类型主要包
随着数字化社会的到来,数字阅读已成为儿童阅读不可忽视的重要方式。公共图书馆作为国家的公共文化机构,承担着引导和实施儿童数字阅读的重要角色。英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长期以来一直走在世界的前面,且颇具影响力。近年来,英国又紧紧抓住数字时代的机遇,利用数字阅读独特优势,开展了很多相关活动,积累了许多成熟的经验。将中英两国的儿童数字阅读推广活动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两国阅读推广活动的共性和不同,提出适合
《孔子家语》作为保存史料信息最原始、最可靠、信息量最大的儒学典籍,有“儒学研究第一书”之称,对研究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和教育思想必不可少。然而,由于《孔子家语》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被认定是伪书,迄今尚未有《孔子家语》的全文英译,国内仅存的只有清末来华英国传教士赫真信前十章英译。因此,对该部分英译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孔子家语》中人名、地名及职位名称等专有名词众多,其翻译直接影响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改革是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分析和借鉴国外课程改革和教科书改革案例,有助于开阔视野,拓展我们的教育思维。教科书与课程改革比较研究,不只对其表层结构进行考察,更对其深层次的教育原理、设计理念进行探讨,对我国课程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因此,译者选取《国语课教育课程和教科书》作为本翻译实践报告的文本。该书由韩国著名教育学者孙英爱教授编著,是对韩国国语课程改革和教科书编写研究领域的专业
人民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在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传统师范教育,以及在革命和建设中的教育实践经历,使他深化了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提出了关于教师工作的理论,对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毛泽东深受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思想和“五四”时期先进教育思想的影响,不仅虚心向老师学习、尊重教师,还致力于提高教师们的地位和经济待遇,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