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装饰造型及其在现代设计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0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装饰,作为人类生活和观念意识所释放的产物,是人类文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在不同的社会和历史时期的思想情感及内在信仰的自然反映,也是人类造物和审美历史的见证。铜鼓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集冶炼、铸造、雕刻、绘画、装饰、音乐、舞蹈、宗教于一身的西南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形式,具有地方性、民族性、代表性,是乐器、礼器、财富和权力的象征。铜鼓装饰造型伴随着铜鼓的发生而发展,它是实用与审美的结合,技术与艺术的结合,造型与装饰的高度统一,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先民的生产生活、民族习俗、图腾崇拜、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真实写照,也是西南少数民族先民文化艺术形态和思想意识的具象或抽象的再现。铜鼓装饰造型以其秩序化、规律化、程式化、理想化的形式表达事物,形成了合乎人类审美需求的形态。当前,铜鼓文化的研究领域在不断地拓展,涉及冶金学、考古学、民族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艺术学等领域。然而,对铜鼓装饰造型的研究还有待于深入,特别是对铜鼓装饰造型在现代设计中运用的深入研究,有利于铜鼓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研究主要运用秩序感装饰艺术理论,首先对铜鼓的分布、分类、起源地、起源物等进行了综述,重点探讨了铜鼓装饰造型的特征、铜鼓装饰造型的形式美法则和铜鼓装饰造型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通过从铜鼓的整体造型、平面装饰造型、立体装饰造型及造型的流变几方面,分析铜鼓装饰造型对自然秩序、社会秩序、心理秩序三种秩序形式的感知,探讨铜鼓装饰造型内在的秩序性特征;运用秩序感装饰艺术理论对装饰效果的分析方法,分析铜鼓装饰造型的形式美,探讨铜鼓装饰造型外在的秩序性;运用秩序感装饰艺术理论中“习惯势力”的视知觉原理,探讨铜鼓装饰造型在现代设计中的仿样与比喻、象征符号化等应用方法和工艺品、景观设计等设计领域,以利于促进铜鼓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其他文献
本篇论文从四家电信运营公司现有股权结构入手,思考各运营商IPO以来面对内部运营需求、外部竞争态势,所采取的各自股权融资策略,总结出重视股权融资规模、境外融资以香港市场
本论文对香豆素类木脂素Hydramicromelin B和Methylcleomiscosin D的对映体进行了立体选择性全合成,并对西松烷二萜Sarcophytonolide E进行了尝试性的全合成研究。论文包括以
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是成都市继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后推出的又一项重大改革,其目的在于提高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村级公共服务项目
近年来,文化遗产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一些文化遗产景区由于粗放经营,对导游词的重要性要么认识不足,要么忽视导游词的规范化,使得文化
实时内存数据库系统是其事务和数据都具有定时特性或定时限制的数据库系统,系统的正确性不仅依赖于逻辑结果,而且还依赖于逻辑结果产生的不同时间。随着人们对工业生产的智能
自2002年以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以下简称《标准》)在全国各高校得到了认真地组织推广。但试行至今,各类学校对《标准》仍处于实施测试和上报数据的阶段,而对
温湿度自动调节是指借助自动化控制装置,直接对工作环境的温湿度参数进行检测、调控和报警的空气调节方式。其控制精度和稳定性明显高于人工操作,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
随着通信业的发展,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而用户对于传统业务需求的下降,移动用户ARPU值不断的下降,以及普通用户对于通信过程中个性化的服务要求越来越强,促使运营商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