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式天然反义转录本(cis-NATs)组学筛查及功能诠释初探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zhengd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顺式天然反义转录本(cis-NAT)是指自然状态下源于基因相同区域的反义RNA,可与正义转录本形成正义反义转录本对(SA pair)。这种转录方式在真核生物的转录及转录后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影响多种生理或病理过程(如肿瘤)。近来测序数据的累积和高通量芯片技术的出现使利用组学方法系统研究cis-NATs成为可能。然而,目前这类研究仅限于少数模式生物的编码基因,而基于非编码序列的次代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方案尚缺乏。方法:本研究首先设计了基于Ensembl基因诠释信息的非编码cis-NATs的筛查流程,在灵长目和啮齿目18个物种中进行搜索。考虑到次代测序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组织转录信息,本研究同时研发了一套基于次代测序的新cis-NATs发现流程(Gene2DGE),并使用该流程在human143B细胞的ssRNA-seq(strand-specific RNA-seq)数据集中进行搜索。最后基于候选的cis-NATs进行验证和功能学实验。结果:以人类为例,本研究在基因组中发现18,510个SA基因对,并鉴定出11,493个为非编码cis-NATs,占所有cis-NATs的62.1%,提示非编码基因是cis-NATs的重要来源。而在其他物种中,所发现的非编码相关的数据均明显低于人类。同时我们的筛查还发现一定数目的非编码Cis-NATs具备物种间的保守性,提示非人物种中的非编cis-NATs尚待深入研究。鉴定出73个新的与cis-NATs相关的转录活性区域;其中43个位于线粒体染色体上,而基于大鼠的组织mRNA-seq以及相应的细胞学实验提示:新的线粒体cis-NATs具有保守性,可能在线粒体中发挥重要功能。结论:1.基于Ensembl基因诠释系统和本实验室研发程序筛查出高覆盖度的cis-NATs,并筛查同源性和保守型高SA基因。2.新的高通量核酸测序技术在已有诠释信息的基础上提供了新的cis-NATs,RNA-seq的结果极大提高对于非编码cis-NATs的发现。3.验证实验和功能实验提示线粒体中的新cis-NATs确实存在并可能具有重要的生物功能。
其他文献
人教版教材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而活,整合性强,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儿童情趣,符合儿童认知规律,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同时,教材的编排
期刊
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推行,英语的学习不再是为了中考服务,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根据英语的核心素养的推行,英语阅读能力的受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rn一、当代英语核心
期刊
当前全国煤炭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年员工在企业中占有较大比例,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