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务型政府建设在我国开展得如火如荼,已然是我国现今政府转型的方向和内在要求。国内外对服务型政府的研究比较多,但对其研究大都集中在理论方面,很少有对服务型政府的实例研究。理论研究的最终归宿还是要通过实践,来对理论的正确与否进行验证。笔者首先是通过文献阅读的方式,了解了国内外服务型政府的发展历程以及建设现状,包括有关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几大主流理论、代表人物及相关著作,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内涵,服务型政府的角色定位,公共服务的需求,服务型政府建设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路径。在研究、评述目前国内外有关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以临海市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目前临海市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的研究方法是用制度经济学中理念、制度、绩效的理论框架来对临海市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其中理念指的是临海服务型政府的设计理念;制度指的是临海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内容;绩效指的是临海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成绩。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得到临海市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手资料,即当前临海市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所遵循的理念是什么,实施了哪些制度建设的内容,取得了怎样的绩效。再以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为理论指导,得出在指导理论视角下,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念、制度、绩效应该是怎么样的;通过现状与理论框架下的对比,得出当前临海市服务型政府建设在理念、制度、绩效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现状、问题、原因的分析都是在同一个框架内进行的。本文的创新点以临海市为实例,将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进行了有机的融合,用以指导临海市服务型政府的实际建设,既有理论,又有实例,走的是概念理论与实证相互映证的道路。在服务型政府的理论选择,笔者并没有认为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存着非此即彼的矛盾,两者在效率与公平方面各有自身的侧重点,后者是在对前者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得来的。笔者试图将两者进行有机融合,在公平和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以便能更好地指导临海服务型政府建设。用两大西方公共管理理论指导临海市服务型政府建设,这也是一个将西方公共管理理论本土化的过程。本文的主要观点是服务型政府建设最好的状态为“政府提供的正好是公民想要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偏重于效率,忽视了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性的本质;新公共服务理论偏重公平、民主,更加注重公共利益的实现。两者相结合能够在效率和公平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尽相同,民风习俗不同,理论层面的服务型政府研究难以达到一劳永逸的目的,理论结合实例的研究方法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经之路。本文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公务员是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能动因素,公务员素质建设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核心,机制体制改革、政府改革、政务服务流程创新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突破口。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一场持久战,要建立长效机制将服务型政府建设进行到底,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成败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