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蛭弧菌颗粒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ong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噬菌蛭弧菌在水产动物病害防治及水质净化领域具有良好的效果,但目前常用的水剂由于运输和保存的不方便而限制了其应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方法,目前已在水处理及水产养殖领域等方面有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固定化技术与噬菌蛭弧菌相结合应用于水产养殖,国内外均未见报道。   本研究主要通过自来水双层琼脂平板法检测活菌数,同时以机械强度、传质性能为辅助的指标分析方法,制备了噬菌蛭弧菌颗粒剂并优化其制备工艺参数,并进行了稳定性和应用性的分析研究。   1.包埋法制备噬菌蛭弧菌颗粒剂的固定化载体的选择:本实验选用琼脂、明胶、海藻酸钠及聚乙烯醇为载体,并以其机械强度、传质性能及活菌数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制备的噬菌蛭弧菌颗粒较其他三种载体,机械强度较聚乙烯醇颗粒低,但传质性能较高,活菌数达到最高值,为1.54×105pfu/ml。此外,琼脂机械强度为4种载体最差,明胶不利于传质性能的发挥。聚乙烯醇颗粒制备中加入的硼酸由于其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活菌数较低。因此,本实验初步筛选出海藻酸钠为制备噬菌蛭弧菌颗粒的最佳载体。   为了确定海藻酸钠凝胶体系的二价金属阳离子,本实验观察了海藻酸钠分别与Ca2+、Mn2+、Ba2+制备颗粒的活菌数比较研究。结果显示,3种离子对蛭弧菌的活菌数差异显著(p<0.05)。活菌数对数值分别为5.81、3.51及1.14。综合考虑,本实验采用海藻酸钠-钙离子体系作为后续试验的凝胶体系。   2.噬菌蛭弧菌颗粒剂制备条件的优化:本实验探索了噬菌蛭弧菌颗粒制备中的影响因素对噬菌蛭弧菌颗粒的活菌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剂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海藻酸钠浓度1.5%,氯化钙浓度6.5%,蛭弧菌菌液与海藻酸钠胶体溶液的比例(v/v)50%,玉米油浓度4.5%,包埋温度47.5℃,搅拌时间40min,搅拌速度450r/min及交联时间36h。而且制得的固定化蛭弧菌颗粒活菌数对数值达到7.51。此外,作为载体配方优化因素的海藻酸钠浓度和玉米油浓度对活菌数具有显著性影响,而氯化钙浓度和蛭弧菌菌液与海藻酸钠胶体溶液的比例(v/v)影响不显著;作为过程优化因素的温度和搅拌速度对活菌数具有显著性影响,而搅拌时间和交联时间影响不显著。   3.噬菌蛭弧菌颗粒剂的稳定性能研究:探索了不同温度(30℃、40℃、50℃、60℃及70℃)、不同pH(4、5、6、7、8及9)及室温避光条件下的不同储存时间(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7个月及8个月)对水剂、颗粒剂的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剂较水剂有明显的温度、pH及储存稳定性。   4.噬菌蛭弧菌颗粒剂对养殖废水应用的研究:本实验观察了0.1ppm水剂及颗粒剂的投加量对养殖废水的DO含量、NH3-N含量、NO3--N含量、COD含量、弧菌总数等主要水质指标影响。结果显示,颗粒剂较水剂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ΔCOD、ΔNH3-N、ΔNO2--N及Δ弧菌总数明显减少(p<0.05),ΔDO增大(p<0.05),但pH变化不明显(p>0.05)。说明蛭弧菌颗粒剂的加入有利于加快降低养殖池中COD、NH3-N、N02一-N含量及弧菌总数。   综上所述,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制备的噬菌蛭弧菌颗粒剂的温度、pH及储存稳定性良好,对养殖废水水质的净化具有良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正>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治疗药物和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也得到了显著的延长,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肿瘤相关性疲劳(cancer related fatigu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coli,STEC)又称产Vero毒性大肠杆菌(Vero toxin-producing E.coli,VTEC),已经成为一种可以导致食品污染和引起人类严重疾病的人兽
摘 要: 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如何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语文学科作为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对培养中学生健康心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渗透途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议》中指出:“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勇于质疑、敢于实践、善于创造的现代素质,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正确方向,也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  一、创设轻松愉快、有利于学生
摘 要: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于是,这两者之间有了交点,从表面上看可以相得益彰,但透过表象,现代教学技术给语文教学带来的诸多双面效应。  关键词: 现代教学技术 语文教学 双刃剑    
新课程改革推行已经有多年了,其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已深入人心。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遇到了困惑,特别是对怎样处理学生自主活动和教师指导的关系问题,觉得很难把握,往往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却不见得好。下面先来看一看某老师教学《孔乙己》的一个片段: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同学们自主学习的成果。  学生甲:我学习的是孔乙己的外貌……  学生乙:我学习的是孔乙己的语言……  学生丙
摘 要: 初中语文汇集了古今中外的佳作,蕴藏着丰富的美学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审美内容,注重学生心灵的体验,提升学生鉴赏及创造美的能力。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问题,以提升初中语文的审美教育水平。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实施途径    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切实发挥本身审美素养,指导学生学会发现美,进而树立
利用溶胶 -凝胶法合成了 Ba Ce1-x REx O3 -δ( RE:稀土 )系列稀土复合氧化物 ,利用 XRD和TG- DTA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合成温度较传统的高温固相反应法降低了约 70 0°C,Ba 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