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文献在流传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各种复杂的变化而失去原貌,勘正讹误的校勘工作便应运而生。中国校勘学有着深刻的底蕴与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独有的特点。清代,是校勘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出现了众多校勘大家,卢文弨便是其中一位。 卢文弨,一生勤于校勘,《经典释文考证》是其校勘陆德明《经典释文》所得的成果,该书对于当时人们训读、后世学者研究《经典释文》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代校勘风气的开创者之一,卢文弨在《经典释文考证》一书中所体现的校勘方法与校勘理念也值得人们深入探究。本文通过细致研读《经典释文考证》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卢文弨的校勘实践与理念,及其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学术影响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总体的研究情况,对将要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说明;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经典释文考证》的校勘内容,以“辨证用字”、“考订读音”、“校正错讹”、“校勘术语”四部分分述;第二部分则是总结了卢文弨考证经典释文时所秉持的校勘理念:重视旧刻,他书互证;不主一家,择善而从;见误必纠,纠则务尽;慎改原文,疑者宁缺等等;第三部分主要是对《经典释文考证》一书的价值进行了评价,结合日本兴福寺所藏《经典释文》残本与抱经堂本《经典释文考证》的比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试图借助前人学者研究成果对《经典释文考证》校勘的不合理之处进行分析,共列出七条订补供商榷。抱经堂本《经典释文》虽然校正了大量错误,但存在考据失误、论证不周甚至是轻易改动的现象,在《经典释文考证》中有所体现。总的来说,这些问题瑕不掩瑜,《经典释文考证》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