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模式下房建项目投标人评价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1-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EPC项目建设的整个周期当中,招投标阶段是最为关键和基础性的环节之一,将直接影响后续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但此模式在我国起步较晚,并且我国对承包商的评价选择主要是以价格指标为主导,针对房建项目如何评价合适的投标人也欠缺适宜的筛选方法和流程。现国内市场EPC承包商项目的综合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对于招标企业来说,如何科学有效地对投标企业开展评价,从而筛选出与房建EPC项目建设要求最为符合的承包商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本人在房建EPC项目的工作经验,以如何评价投标人为最适合招标企业的承包商为主旨,通过剖析房建EPC项目投标人的评价现状,探究房建EPC项目招标、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及存在的问题,充分结合房建EPC工程项目的需求特点,采用文献归纳、调查问卷、定性指标量化评价、层次分析法等方式构建投标人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通过房建EPC项目案例论证了该体系在实际项目操作当中的可行性。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较为全面地梳理了房建EPC项目投标人的评价现状;二是以业主、总承包、政策环境、评价体系等作为切入点,对EPC房建项目招标、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展开分析;三是聚焦房建EPC项目需求特点,采用文献归纳、调查问卷、定性指标量化评价、层次分析法等方式构建投标人评价指标体系;四是以W公司房建项目作为案例,对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示范性应用,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投标人开展选择,以论证该评价体系在实际项目操作当中的可行性;五是结合具体的现实问题以及本文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房建EPC项目投标人的评价实践提出了改进的对策建议。通过合理、科学的方法对房建EPC项目总承包商进行筛选,不但能够增强总承包商与项目的匹配性,更好地保障项目施工质量,还能有效地节约招标评标等环节的时间及人力成本,提升业主方的经济效益水平。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房建EPC项目的招投标实践提供参考思路,同时也能为相关理论研究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支撑。
其他文献
宁波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由于地下水的开采,宁波市中心城区在1964年出现区域性地面沉降,随着开采规模的扩大,地面沉降随之加剧,长期困扰着宁波城市的建设。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是一个复杂的流固耦合问题,以往学者对宁波地区地面沉降的研究重点关注地面工程建设所诱发的小尺度沉降,尚未开展针对大区域深层地下水开采所引发的大范围地面沉降的研究工作。本文基于“宁波城区应急供水地下水源地调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传感器技术的不断成熟,近年来移动群智感知(Mobile Crowdsensing,MCS)得到飞快发展。移动群智感知是指结合众包思想和移动智能设备自身的感知能力,面向世界范围内的参与者已有的移动智能设备所形成参与式的、交互式的感知网络,并将感知任务发布给感知网络中的参与者以完成任务感知,从而帮助公众、专业人员、政府机构等聚合数据、统计分析信息和分享知识。移动
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科研工程息息相关,对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相较于普通目标数的优化问题,目标空间的扩大,种群规模的限制,个体之间优劣比较的困难,收敛压力的降低等特点都使得传统多目标优化算法在高维问题中表现不佳。寻找新的有效的高维多目标算法机制成为了广大进化算法领域学者研究的热点。在众多方法中,基于分解的多目标进化算法由于实现简单,收敛性好,解集分布
页岩气作为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接替资源之一,其高效开发对于调节我国能源市场紧张的供需矛盾、确保国家能源安全至关重要。利用页岩气和CO2在页岩中的竞争吸附特性,将CO2注入页岩气储层中可达到页岩气增产的目的,同时实现CO2的地质封存。为了正确评估页岩气的开发潜力与页岩气储层对CO2的封存能力,以及页岩气开采和CO2封存过程中的安全性,开展页岩对CH4和CO2的吸附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页岩的吸附特性
砂岩的地热尾水回灌问题一直以来都限制了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利用涉及到地下水资源的开采,会破坏了地下岩体的原始地应力状态。因此需要满足定产回灌的原则,当水热消耗完毕后,尾水需要回灌到深层岩体中,地热尾水回灌不仅可以增加地热井水位,还可进一步延长地热田的使用寿命。但同时地下岩石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势必会引起岩石力学性能的变化,导致利用深层地热资源被尾水回灌问题所限制。尤其是地热系统所处的岩体
图像分割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用图像分割技术实现对复杂场景的理解与分割,挖掘我们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为其他的一些计算机视觉任务提供研究基础。人物图像分割作为图像分割的子问题也是当今的一个研究重点,在安防监控、照片人物处理等方面均有应用。但是由于人物图像中的背景和人物等因素的变化影响,使得人物图像自动分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的人物图像分割主要分为传统的人物图像分割和基于深度学习的人物图像
目标检测是从图像中对目标定位以及分类,是图像处理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遥感卫星等各种观地设备的快速更新与发展,遥感图像数据数量呈现爆炸式的增长。遥感图像目标检测能够有效地解译遥感图像,其应用价值体现日常生活中的诸多方面:如国家边防监控、自然资源的勘测、智慧城市规划等。但是遥感图像因其小目标密集排列较多及有标签样本较少的情况,所以在遥感图像上进行目标检测有一定的难度。另外,由于在遥感图像上直接使用现有
早在秦汉时期,扎染便已出现。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扎染有着明显的表现于作品物化形态的物质文化属性,和民众生活以及传统风俗有着密切关联,寄托着一定的民族情感。通过对扎染工艺及其特点的介绍,对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再生展开深度解读,并会就其应用发展趋势展开探讨,期望能够为传统扎染工艺价值挖掘与运用提供一些理论方面支持。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与发展,人口增长带来的居住需求、旧城改造以及人们对房屋的投资需要,使得建筑业蓬勃发展,随着同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建筑业的发承包价格越来越透明,许多项目的管理粗放、资源消耗量大、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加上施工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施工成本高,项目亏损的情况时有发生。项目的亏损是施工企业非常关注的问题,项目的实施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一旦发生亏损,就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业在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快,但是目前阶段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还不够规范,从而导致我国建筑安全事故频发,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我国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准确的评价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水平并指出相应的改进方向,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熟度模型作为反映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能有效的评价组织的管理能力,因此本研究尝试将成熟度模型引入了建筑工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