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长在儿童身上表现的更为有质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学的建设,儿童的存在逐渐得到了认可。儿童观在经历了儿童是成人的附庸、教训主义、浪漫主义等发展阶段后,逐渐走向了儿童本位的儿童观,儿童的社会化和成长也得到重视。在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上,尤其是建国以来,我们看到了许多表现儿童成长主题的小说的诞生。但是囿于时代局限和文学的发展阶段,表现儿童成长的小说在不同的时间展现出了不同的时代特点。绪论主要探讨了成长小说这一题材的出现和相关的理论研究,以及在成长小说和儿童成长小说在中国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德国是成长小说的发源地,进入20世纪以来,在中国进行成长小说的理论研究主要有冯至、刘半九、杨武能等。而进入新时期以来,关于中国成长小说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其中也有众多的研究范围涉及到了儿童成长小说。在第一部分中,笔者将对成长小说和儿童成长小说进行定义,并且将儿童成长小说和少年小说、青春文学和传记小说进行区分。第二部分主要探讨建国初期至文革期间的儿童成长小说。这一时期的儿童成长小说从现实出发,以儿童意识形态和思想道德的提升为主要表对象。处于战争环境中的儿童以时代“新人”的形象出现,多面化立体化。同时,以幻想的形式表现成长的小说也进行了尝试。第三部分主要探讨新时期以来儿童成长小说的发展。这一时期,关注儿童情感、心理成长和身体成长成为了儿童成长小说的主旋律。在艺术上,象征、多种成长方式、意识流、对成长的书写、幻想的方式为儿童成长小说增添了色彩。第四部分主要探讨中国当代儿童成长小说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中国当代儿童成长小说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成绩和困境并存。同时,儿童成长小说的内容更加关注现实,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结语主要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中国儿童成长小说正在路上,向着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本文将结合作品研究中国当代儿童成长小说的嬗变,分析建国后至文革以及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成长小说的发展,并揭示出中国当代儿童成长小说发展过程中问题及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