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6-氟基丁基苯酞(3-butyl-6-fluoro-1(3H)-isobenzofuranone,F-NBP)对H2O2(hydrogen peroxide)介导的PC12细胞(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pheochromocytoma cell)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运用不同浓度的连二亚硫酸钠(1,2,4,8,10 mM)对PC12细胞进行损伤,通过MTT法了解在不同时间里PC12细胞的损伤情况,确定出引起细胞损伤的最佳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并研究了6-氟基丁基苯酞和对照品丁基苯酞的保护作用。运用不同浓度的H2O2(100,300,500,700,1000μM)对PC12细胞进行损伤,通过MTT法了解在不同时间里PC12细胞的损伤情况,确定出引起细胞损伤的最佳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并研究了6-氟基丁基苯酞和对照品丁基苯酞的保护作用。同时采用GSH-PX,MDA等试剂盒检测H2O2对PC12细胞的氧化损伤,并研究6-氟基丁基苯酞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为进一步确定6-氟基丁基苯酞的抗氧化特性,使用DCF-DA检测细胞内ROS的水平情况。另外,对H2O2介导的PC12细胞凋亡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活细胞高内涵成像系统检测凋亡细胞的形态,用活细胞高内涵分析系统对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水平也进行了分析。
结果:2 mM的连二亚硫酸钠处理PC12细胞24小时损伤效果最好,而浓度为5μM,10μM,50μM的6-氟基丁基苯酞可显著提高PC12细胞损伤抑制率,分别达到13%,43%,82%,且具有浓度依赖性。500μM的H2O2处理PC12细胞24小时损伤效果最好,而浓度为5μM,10μM,50μM的6-氟基丁基苯酞可显著提高PC12细胞损伤抑制率,分别达到20%,50%,70%,且具有浓度依赖性。H2O2可显著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造成胞内GSH-PX降低和MDA的增加,并使细胞内ROS水平升高,触发氧化应激对细胞进行损伤,6-氟基丁基苯酞对上述的氧化损伤有抑制作用,对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500μM的H2O2接触细胞24小时后,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活细胞高内涵成像系统观察发现凋亡细胞显著增加,而预先给与6-氟基丁基苯酞作用2小时,可明显降低细胞凋亡。另外,通过测定荧光染料罗丹明123(Rh123)的荧光强度可以反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H2O2能显著降低线粒体膜电位的水平,而6-氟基丁基苯酞则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结论:
1.2 mM的连二亚硫酸钠可介导PC12细胞缺糖缺氧损伤,诱导细胞凋亡,最终导致细胞死亡。一定浓度的6-氟基丁基苯酞预处理2小时可明显抑制连二亚硫酸钠诱导的细胞损伤和凋亡的作用。
2.500μM的H2O2可介导PC12细胞损伤,触发氧化损伤,诱导细胞凋亡,最终导致细胞死亡。一定浓度的6-氟基丁基苯酞预处理2小时可明显抑制H2O2诱导的细胞损伤和凋亡的作用。
3.6-氟基丁基苯酞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清除细胞内ROS,抑制细胞凋亡来实现的。6-氟基丁基苯酞可能在脑缺血的防治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方法:运用不同浓度的连二亚硫酸钠(1,2,4,8,10 mM)对PC12细胞进行损伤,通过MTT法了解在不同时间里PC12细胞的损伤情况,确定出引起细胞损伤的最佳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并研究了6-氟基丁基苯酞和对照品丁基苯酞的保护作用。运用不同浓度的H2O2(100,300,500,700,1000μM)对PC12细胞进行损伤,通过MTT法了解在不同时间里PC12细胞的损伤情况,确定出引起细胞损伤的最佳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并研究了6-氟基丁基苯酞和对照品丁基苯酞的保护作用。同时采用GSH-PX,MDA等试剂盒检测H2O2对PC12细胞的氧化损伤,并研究6-氟基丁基苯酞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为进一步确定6-氟基丁基苯酞的抗氧化特性,使用DCF-DA检测细胞内ROS的水平情况。另外,对H2O2介导的PC12细胞凋亡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活细胞高内涵成像系统检测凋亡细胞的形态,用活细胞高内涵分析系统对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水平也进行了分析。
结果:2 mM的连二亚硫酸钠处理PC12细胞24小时损伤效果最好,而浓度为5μM,10μM,50μM的6-氟基丁基苯酞可显著提高PC12细胞损伤抑制率,分别达到13%,43%,82%,且具有浓度依赖性。500μM的H2O2处理PC12细胞24小时损伤效果最好,而浓度为5μM,10μM,50μM的6-氟基丁基苯酞可显著提高PC12细胞损伤抑制率,分别达到20%,50%,70%,且具有浓度依赖性。H2O2可显著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造成胞内GSH-PX降低和MDA的增加,并使细胞内ROS水平升高,触发氧化应激对细胞进行损伤,6-氟基丁基苯酞对上述的氧化损伤有抑制作用,对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500μM的H2O2接触细胞24小时后,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活细胞高内涵成像系统观察发现凋亡细胞显著增加,而预先给与6-氟基丁基苯酞作用2小时,可明显降低细胞凋亡。另外,通过测定荧光染料罗丹明123(Rh123)的荧光强度可以反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H2O2能显著降低线粒体膜电位的水平,而6-氟基丁基苯酞则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结论:
1.2 mM的连二亚硫酸钠可介导PC12细胞缺糖缺氧损伤,诱导细胞凋亡,最终导致细胞死亡。一定浓度的6-氟基丁基苯酞预处理2小时可明显抑制连二亚硫酸钠诱导的细胞损伤和凋亡的作用。
2.500μM的H2O2可介导PC12细胞损伤,触发氧化损伤,诱导细胞凋亡,最终导致细胞死亡。一定浓度的6-氟基丁基苯酞预处理2小时可明显抑制H2O2诱导的细胞损伤和凋亡的作用。
3.6-氟基丁基苯酞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清除细胞内ROS,抑制细胞凋亡来实现的。6-氟基丁基苯酞可能在脑缺血的防治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