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席慕蓉(1943—),蒙古族,当代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她在海峡两岸文坛中成名时间较早,创作成果丰硕。从1981年第一部诗集《七里香》出版到2009年她最新出版发行的《追寻梦土》,至今已有27年的时间。她的诗文清新自然,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对爱情的礼赞,同时字里行间又萦绕着浓郁的乡愁,以蒙古族的笔调写出了特有的风情,给读者留下了特殊的审美效应和阅读美感。本文从席慕蓉的诗文创作入手,深入挖掘席慕蓉的心灵世界,探讨其民族特色以及汉文化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从民族个性和民族文化心理两方面来考察席慕蓉的诗歌世界。席慕蓉一脉相承的蒙古族血统以及从父辈那里继承的蒙古文化,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她的创作。在她的创作中蕴含着蒙古民族的个性和文化心理,表现了诸如蒙古民族精神、民族信仰、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使得其诗文中富有浓郁的民族特性,形成特有的魅力。第二部分,从民族情感方面分析席慕蓉“乡愁”主题的诗文。由于席慕蓉对蒙古民族有着强烈的感情,因此产生了大量关于“乡愁”主题的诗文,这些诗文无时无刻不萦绕着一种浓郁的乡愁情结和草原情怀。通过这种强烈的民族情感可以深刻的反映出席慕蓉诗文的民族性以及她的内心世界。第三部分,分析席慕蓉诗文创作中蒙古族特色的意象和语言遗存。席慕蓉在自己的创作中大量采用了具有蒙古族特色的意象,如马、鹰、箭、草原、戈壁等。席慕蓉创作中还保留了某些民族语言的特征。这些意象和语言特点也使作品具有了民族标志的意义。第四部分,分析中国传统美学对席慕蓉诗文创作的影响。席慕蓉的诗文创作在极具少数民族特性的同时也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她巧妙的将中国传统美学的手法融入到现代诗文的创作中,如典故化用、诗画结合等,这些手法形成了她诗文创作中如梦的意境,唯美的格调,同时在自然清新中给人以纯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