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12月7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准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准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1。高校作为党和国家主流价值观宣传的基本平台,肩负着文化传承和重要的社会责任。推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发展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的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推出更多高水平教材,创新学术话语体系,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2。高等生态文明教育效果评价,是提高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质量、促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的效果评价对改进和优化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活动,增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发挥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效果评价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应有的作用。对当前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历经几十年,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以及教育评价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很多缺陷无法回避,例如:评价观念陈旧、评价模式单一、评价目标狭隘、评价指标体系不科学、评价机制不健全、评价信度和效度不高、缺乏先进技术支撑、评价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原创性不足等等。这样的效果评价体系,已经难以适应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建立一个科学、有效、具有较高可操作性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效果评价体系,对于促进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质量的提高,促使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健康发展都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研究法、定量分析法进行研究。在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效果评价体系的现有研究基础上,通过运用相关理论以及对国外经验的积极借鉴,总结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贯彻方法,采用科学的方法设计出一套全新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引用灰色关联分析对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效果评价体系进行了全面优化。最后形成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效果评价体系。相信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规范发展,为国家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引导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回归质量本位都会产生积极作用。本文以期可以抛砖引玉,为今后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和其效果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定借鉴,为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