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h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着眼于学科理论和实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接,从微传播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相似性入手,企图借用微传播这一新兴网络传播手段,针对时下大学生的上网习惯,通过扩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等方式有效进行符合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以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开篇,首先介绍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情况,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成果的总结,进而引到对教育对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存在的不足剖析。借由存在的诸如授课途径单一、授课内容缺乏时代性、授课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等问题结合传播学的基本模式和特点从传播学角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学分析。其中通过比较微传播与以往大众传播模式的不同以及微传播对大众传播方式的影响等内容分析出微传播的传播优势,由此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环境的转换、角色的多样、内容的丰富、方式的拓展、效果的出众等方面肯定微传播对新时期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预见的好处。当然,任何武器都是一把双刃剑,微传播给当前社会和大学生生活带来影响的同时,也一定会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借微传播之力,着眼于教育对象,着手于教育队伍,着力于新的教育载体,最后着重于制度建设提出相关应对策略,才能迎合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开展行之有效的针对性教育,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实实在在的手断创新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童年创伤经历与冲动特质对强迫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共纳入符合DSM-Ⅳ强迫症诊断的患者134例及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82例,采用强迫症状分类量表(
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开始,知识分子问题就一直是中国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到90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特别是后现代思潮从西方的传入,我国进入了一个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和胃电活动的变化,观察抑郁症患者病程长短、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消化道症状与胃电活动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胃电图记录38例确诊的抑郁症患者
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村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与污染,呈现出从点源性污染发展成面源性污染,农村人居环境是“门前臭水沟,屋后乱哄哄”的景象,呈现“垃圾围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企业日益向民主化、法治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其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吸收和践行了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精髓,还或多或少地融入了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