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铝及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导电导热性好等优点,工业应用广泛。本文采用7075铝合金为研究材料,该材料是高速发展的航天航空产业以及船舶行业新型铝材。然而,沿海地区的飞机与船舰的服役环境复杂多变,海水中氯离子的存在是对金属材料的一大威胁,因此本文围绕7075铝合金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行为机理进行研究,结果如下:通过研究盐度对7075铝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获得该合金的腐蚀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盐度增加致使Cl-对金属基体破坏加剧,合金表面逐渐出现微小孔洞,腐蚀电位正移,弥散指数降低,电极表面粗糙度增加,耐腐蚀性能下降。NaCl溶液中存在强活化作用的Cl-,7075铝合金腐蚀产物Al(OH)3的OH-逐渐被Cl-取代,合金表面氧化膜不断损坏,新的腐蚀产物AlCl3形成。在0.6 mol/LNaCl溶液中,室温环境,通过HCl与NaOH调节溶液p H值,研究7075铝合金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耐腐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H3~7,电荷传递电阻升高,电荷传递受阻,耐腐蚀性能增大。pH9~11,电极表面氧化膜稳定性降低,阻挡层溶解过程加快,腐蚀速度从0.0914 mm/a增加到2.1222mm/a,腐蚀加剧。强酸溶液中,电化学阻抗谱中感抗弧明显,存在不均匀点蚀。pH=7、9时,电化学阻抗谱中只出现1个容抗弧,为铝合金基体溶解过程。pH=11时,7075铝合金电化学腐蚀行为存在两个过程:阻挡层生成附着过程和阻挡层溶解反应过程。在扫描电镜(SEM)的基础上运用新型探针扫描技术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观测7075铝合金在0.6 mol/LNaCl溶液中浸泡腐蚀的表面形貌,研究结果表明:浸泡初期7075铝合金以点腐蚀为主,浸泡时间延长,金属基体逐渐溶解,溶液Al3+浓度增大,合金表面出现细小坑点,坑点分布稀疏,表面层状结构消失。在0.6 mol/LNaCl溶液中,7075铝合金中ZnAl相和ZnAlMg相腐蚀电位较高,与基体形成腐蚀微电解池,作阴极,腐蚀电位较低的铝基体作阳极,导致ZnAl相和ZnAlMg相周围的铝阳极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