胱抑素C与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相关性研究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9501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胱抑素C与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期间由本院收治、年龄≥60岁的14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并分析其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根据血清胱抑素C水平将患者分为2组,低分组45例,高分组95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是否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END组53例、NEND组(未发生END)87例,比较各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其与END的关系。结果:共纳入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40例,其中低分组45例、高分组95例,END组53例、NEND组87例。高分组高血压、冠心病/心房颤动、大动脉粥样硬化(LAA)、粥样硬化斑块病史及END发生率,C-反应蛋白(CRP),感染发生率高于低分组,小血管闭塞(SVO)及尿酸低于低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D组心房颤动病史、胱抑素C、白细胞计数、微量白蛋白尿、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CRP)、心源性栓塞(CE),入院时NIHSS评分、粥样硬化斑块、感染发生率高于NEND组,小血管闭塞(SVO)发生率、甘油三酯(TG)低于NE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胱抑素C、入院时NIHSS评分、感染发生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导致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发生END的危险因素,其中胱抑素C、入院时NIHSS评分,感染发生率及同型半胱氨酸与END呈正相关。结论:在肾功能正常的老年患者中,胱抑素C水平与急性卒中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相关。胱抑素C水平是急性卒中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有价值的预测指标。
其他文献
森林凋落物对森林生态系统和养分平衡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森林生产力维持中起到关键作用。氮沉降的持续增加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选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3种不同林龄林分(苦槠中龄林46 a、甜槠成熟林78 a、甜槠老龄林200 a)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氮沉降处理(包括高氮[HN,100 kg N/(hm2·a)]、低氮[LN,50 kg N/(hm
SCARA机器人广泛应用于IC、半导体、3C产业等精密装配领域,随着产品越来越向小型化、高端化发展,对装配机器人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传统SCARA机器人由于机械传动结构的限制,
多聚物在生命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于多聚物来说,无论其单体是否具有生物活性,当其在纳米水平上与细胞结合时,都有可能会发挥特定的生物学效应。多聚物与细胞间的
2-氧化吲哚及异吲哚啉酮骨架广泛存在于许多天然产物和具有生物活性以及药理活性的分子中。其中,3,3-二取代-2-氧化吲哚被认为是药物发现中最具有重要价值的一类化合物,3,3-
真核生物中,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2α(αsubunit of 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2)在蛋白的合成调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动物和酵母细胞中,eIF2α的研究已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天线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数字波束形成是智能天线技术的核心和关键,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数字波束形成算法在传统的天线波束形成基础上,
在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下,各种信贷产品不断出现,京东金融,蚂蚁花呗,蚂蚁借呗等产品的相继出现。在信贷预测或者智能推荐中,特征工程总是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但是随着特征的种类和数量的增加导致人工组合特征的创建、维持和配置的成本很高。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在特征的提取上分别有各自的弊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深度交叉网络中原始特征的交叉操作会将输出限制于输入的特殊形式的问题,提出融合交叉网络。在融
乳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I converting enzyme,简称ACE)抑制肽是一类来源于乳蛋白的具有抑制ACE活性的肽类物质,通过抑制ACE活性使血管紧张素的生成和缓激肽的破坏
投资者在做科学合理的决策之前,必须要准确地了解现实投资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其中,投资者心理这一不确定因素不可避免地存在于决策过程中。同时,人们越来越重视评估投资组合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OFDM)是一种特殊的多载波传输方案。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及较高的频谱利用率等优点,因此已被很多数字通信标准所广泛采用,目前已成为5G无线通信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