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生素是人类在医药领域取得的最伟大成就之一,对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命安全的保障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国内外抗生素滥用的问题十分突出,导致耐药菌急剧增多,药害事件不断发生,对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的影响尤为突出。因此,了解儿科抗生素的使用现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呼吸系统感染是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应用抗生素频率高、种类多的疾病,其抗生素应用情况具有代表性。我们对武警医院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因上呼吸系统感染住院儿童抗生素应用状况进行调查,以了解该院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不合理使用的原因和环节,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目的:调查分析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抗生素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武警医院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所有儿科上呼吸道感染病例167例,查阅病历医嘱中有关抗生素应用内容,以药物利用指数(DUI)为主要指标,分析抗生素应用的合理性。结果:抗生素使用率为95.8%(160例)。其中单用抗生素92.5%(148例),二联用药6.9%(11例),三联用药0.6%(1例)。各类抗生素使用频率从高至低依次为:头孢菌素类(58.5%)、青霉素类(36.7%)、β-内酰胺酶抑制剂(28.0%)、大环内酯类(22.0%)、林可霉素类(15.0%)、其它类(1.0%)。前十种使用频率最高的抗生素分别为:头孢哌酮—舒巴坦(27.9%)、青霉素(19.6%)、头孢曲松钠(15.8%)、氨苄青霉素(9.7%)、阿奇霉素(13.0%)、头孢呋辛钠(7.0%)、头孢唑林钠(5.2%)、阿莫西林(3.1%),红霉素(2%),头孢他啶(1.8%)。患儿全部采用静脉注射给药,其中95.0%(152例)一日总量一次给予,5.0%(8例)分2次给予。所有患儿病原学送检率为22.75%(38例),结果病毒阳性7.89%(3例),支原体阳性34.2%(13例),送检患儿中有15例(39.47%)存在的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日均消耗金额最低的抗生素为青霉素(9.1元),其次为氨苄青霉素(17.5元):最高为头孢呋辛钠(86.6元),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79.5元)。费用比(日均抗生素消耗/日均西药消耗总金额)最低为青霉素(24.3%),其次为氨苄青霉素(37.5%):最高为头孢哌酮—舒巴坦(69.1%)。从药物利用指数的角度看,该院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患儿有6.87%(11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好转后仍坚持用药。其中1.25%(2例)出现一过性粒细胞减低,停药后逐渐好转。结论与建议:该院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高,严重超出了卫生部和WHO的标准,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存在欠妥的现象。如病原学检查不及时、品种选择不合理、药物更换频繁、口服药品使用比例低等等。建议儿科应用抗生素遵循以下几点: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综合考虑感染的病原体、药物敏感实验和药物的抗菌谱选择性使用抗生素。必须应用抗生素时应遵循“能窄不广、能低不高、能少不多”的原则。抗生素使用时严格掌握抗生素注射剂量和疗程:凡是口服可以有效的就不需注射,能够肌内注射的就不应静脉注射。没有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当地病原菌的流行状况结合病情尽可能安全、有效、经济与适当选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