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产菌核青霉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bpse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别采取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山西关帝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山西北岳恒山林区、山西五台山林区以及山西长治太行山大峡谷区域中的针叶林、混交林根部表层20cm处土壤,进行青霉菌的分离。经过菌落和个体形态观察,分离得到73株青霉,其中从山西五台山油松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能产菌核的青霉,命名为Q1菌株。本实验按照Pitt的分类方法对Q1菌株在4种培养基上进行了菌落特征和个体形态特征观察。结果表明:Q1菌株在MEA和CYA培养基表面生长比较好,菌核内有一定色素积累,在CA培养基表面菌核颜色为黑色;菌核多为不规则型,帚状枝为单轮生,瓶梗5-8轮生,经检索,Q1菌株属于汤姆青霉系。研究了无机盐和碳氮源对青霉Q1菌株菌核生物量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K2HPO4的单因子效果最好;K2HPO4+KCl+MgSO4表现出的正协同效应最好。FeSO4对菌核内色素的积累有一定的影响,FeSO4存在时菌核内不能积累色素,菌核生物量下降。5种碳源均能被Q1菌株利用,当以麦芽糖为唯一碳源时,得到的菌核生物量明显高于其他糖;3种有机氮源都能够使Q1菌株形成菌核,其中酵母膏最为有利,形成的菌核量最高。培养基的含碳量保持在20 g/L左右,含氮量保持在0.24-0.48 g/L时,对Q1菌株菌核形成较有利。通过紫外光谱全波扫描和薄层层析,结果显示,Q1菌核内色素为类胡萝卜素。同时对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Q1菌株的色素对光照比较敏感,见光易分解;温度对Q1菌株的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小,但过高的温度会破坏其结构,色素保存率大大降低;色素对金属离子不稳定,应尽量避免与金属器物的接触,以便使色素得到最佳保存。首次采用液体培养法对本实验室已有的两株产菌核青霉PT95、Q1菌株进行了培养,结果筛选出MEA液体培养基为最佳培养基,但需要在静置条件下。液体培养基能够使菌核成熟的时间缩短1-2d,菌核内积累的色素量也比固体培养基高。
其他文献
上一期主要介绍了如何对畜舍进行清洗、冲洗方式、洗涤剂的选择和冲洗后的干燥等内容。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二十四诗品》对诗歌类型做了最多的一次分类,并且采用最精简的四言诗的形式来构建批评话语。然而它的作者问题却是悬而未决的,而文本内容又呈现了许多矛盾
帛书《春秋事语》于1973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是一部记载我国春秋时期历史的古佚书。自出土以来,研究大多集中在校释与考订工作上,对其进行文体探究的却很少。即
<正>炎症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防御性反应,一般会表现出红、肿、热、痛、机能障碍等局部症状。可将其分为由细菌或病毒等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炎症,以及由自身免疫系统缺陷等非
会议
<正>现代社会什么最金贵?毋庸置疑,必然是人才。好的股权激励计划,能够激发员工积极性,实现员工价值,同时促进企业财富不断增长,吸引和留住人才,使企业得以健康稳定可持续发
约翰&#183;辛格&#183;萨金特(1856-1925),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以名医著称的父亲因无力改变母亲和弟弟妹妹们的身体多病的事实而不断的寻找着温暖的生活环境,游走迁徙在欧洲
期刊
目的探讨双瓣置换术后并发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的抗凝治疗策略,为临床药师参与抗凝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回顾性分析1例双瓣置换术后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原因,结合药代动力学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产品种类不断增多,机械臂末端的传统夹持器已难以适应产品生产的需要,作为通用末端操作器的机器人灵巧手在现代工业生产领域将发挥重要作用。在太空、水
目的探讨利用PWI联合MRA技术评价椎基底动脉狭窄所致后循环远端的无症状型缺血情况。方法设立3组研究对象。A组:无症状组(n=22);B组:症状组(n=22);C组:健康对照组(n=30)。分
张戒《岁寒堂诗话》是南宋一本极其重要的诗话著作,地位仅次于严羽的《沧浪诗话》,全书系统地表达了张戒的诗学思想,理论性很强。在南宋,江西诗派笼罩整个诗坛,受其影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