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CDC)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primary healthcare institutes,PHI)的公共卫生工作者作为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关注其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和常态化时期公共卫生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潜在影响因素,以期为未来公共卫生工作者能更好地从事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合理依据。方法1.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于2020年2月19日-2月25日,对西南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其人口学特征、疫情防控工作、健康与感知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资料。采用患者健康问卷(the 9-item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和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the 7-item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7)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单因素分析;Mplus软件进行焦虑和抑郁的潜在类别分析;R软件进行Lasso筛选变量和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2.采用目的抽样,对19名公共卫生工作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1.问卷调查结果:(1)共收集有效问卷811份。潜在类别分析发现,疫情暴发初期公共卫生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特征被分为3个亚组:“焦虑和抑郁高风险组”(26.02%)、“焦虑和抑郁中风险组”(33.69%)和“焦虑和抑郁低风险组”(40.69%)。(2)Lasso筛选出的年龄、单位类型、健康状况、坚持时间、身心紧张和感知困扰均在焦虑和抑郁不同潜在类别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而用于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3)贝叶斯网络模型发现,感知因素(坚持时间、身心紧张和感知困扰)是焦虑和抑郁潜在类别可能的直接影响因素;个人因素(年龄和单位)及健康状况为可能的间接影响因素。2.深度访谈结果:(1)疫情暴发初期的心理体验包括4个主题,13个亚主题,分别为:1)负性与正性心理状态并存,以负性为主,如:茫然与恐惧、焦虑、抑郁和职业认同感;2)多维支持系统,如:管理者的保障与肯定、家庭的支持与理解和社会的支持与认同;3)多种工作因素影响心理健康,如:工作强度大、防护用品缺乏、人力不足和不被理解;4)专业心理支持服务,如:缺失或被忽略、专业心理支持服务需求。(2)疫情常态化时期的心理体验包括4个主题,11个亚主题,分别为:1)不同疫情状况下的心理状态,如:日常防控工作中情绪稳定与负性心理状况并存、散发疫情中以负性心理状况为主、职业认同感;2)支持系统参差,如管理者的保障与表率、群众防护意识松懈;3)多种工作因素影响心理健康,如:工作强度随疫情变化、薪资待遇问题、专业人员不足和出行限制;4)专业心理支持服务,如:缺失或被忽略、专业心理支持服务需求。结论1.在疫情暴发初期和常态化时期,公共卫生工作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且呈现负性情绪与正性情绪并存的现象。公共卫生工作者的心理健康不同程度地受到个人因素、健康状况、感知因素、工作因素、支持系统等多种因素影响。建议及早建立多维心理支持服务、强化全面支持系统和改善防疫工作条件,以切实保障公共卫生工作者的心理健康。2.潜在类别分析可用于公共卫生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研究,揭示其焦虑和抑郁的分类特征。贝叶斯网络模型能直观了解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推理不同情况下焦虑和抑郁不同亚组的概率。提示潜在类别分析和贝叶斯网络模型在该领域有较好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