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党的高校科学人才观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8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时代,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全体国民的综合素质,取决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最根本的竞争就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因此,能否培养和汇聚一支高素质、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已经成为越来越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的重大战略课题。 我们必须把教育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重要位置来重视,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造就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人口资源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内在品质和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要求,我们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高校的育人工作中,树立科学人才观,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等学校的育人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在校生人数增多,人才成长环境改变,人才市场对毕业生的评价标准和要求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校的育人工作,还有很多与人才市场需求不适应的地方,高校人才观在认识、体制和做法上与科学人才观还有不协调的地方,我们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人才观,构建高校人才教育新理念,培养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将是一个值得思考、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构建和谐社会,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这也是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客观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和科学的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其他文献
基本医疗保险作为维护健康权这一基本人权的主要制度,是一个提供起点公平的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险不同,它的核心价值观是"平等"。到21世纪中叶实现全民统一的、保障水平适度的
教育投资是保障农科博士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理论和实际调查两方面出发,对我国农科博士生教育投资和质量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得出了保障农科博士生合格质量
RTOS已广泛运用在工业化自动控制以及射频通信、国防等嵌入式领域,嵌入式系统向着复杂度逐步提高、电路规模逐步扩大的方向发展。这对系统的单位算力功耗、功能以及成本提出了额外的约束和挑战。怎样在复杂多变的要求和约束之间取得平衡是未来嵌入式软硬件系统设计必然面临的挑战。平台化结构设计是针对该问题、平衡嵌入式系统约束和需求的有效方法之一。平台化结构设计是软硬件系统级设计方法,其重点之一是实现软件组件的可复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高校应当进行营销策略规划,重视调查研究,实施产品策略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树立学校品牌,转变学生
思想品德非连续性教育是指不追求思想品德教育设计的连续性,运用危机、遭遇、挫折、激励等形式,对学生施予一种非系统、非连贯的影响,促使学生在思想品德上发生非连续性发展
专业音乐院校和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由于教育性质的不同,所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重点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专业音乐院校,其目标是培养音乐家,所以专业音乐院校的音乐教
文献[1]认为:上出有“深度”的课是教师水平高的体现,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持续发展的基础,因为学生是与教师学习的,“名师出高徒”.教的方式决定着学的方式,教的深刻,学得透彻,教有
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会议强调:“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
报纸
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当前高校德育所面临的一个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影响高校德育实效性发挥的因素着手,联系新时期高校德育所面临的挑战,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
高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号召在高校的贯彻落实,也是高校党建和思想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