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类催化活性依赖于锌离子的肽链内切酶。在正常生理条件下,MMPs以酶原的形式存在;但是,当存在像细胞因子和增长因子这些特异性的刺激时,MMPs在体内就会出现过渡表和过度活化,这些活性的MMPs除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和基底膜外,它们还与肿瘤转移、血管形成、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性神经系统疾病、多发性硬化症、皮肤癌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开发MMPs抑制剂(MMPIs)来有效地控制MMPs的活性,对于与MMPs相关的各种疾病的药物治疗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 MMP-7已确定是由肿瘤细胞分泌的,可诱导肿瘤细胞向癌细胞的演变,在结肠癌、前列腺、癌皮肤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均发现MMP-7的过度表达。因此,开发有效的MMP-7选择性抑制剂在阻碍癌细胞扩散、增殖和转移方面有着广阔的药物前景。 基于已知的MMP-7抑制剂的三维结构及其与MMP-7的结合模式,本文设计了2-异丁基丙酰-(S)-叔亮氨酸为基本骨架,以本课题组基于羧肽酶A和嗜热菌蛋白酶为模型开发的新型锌离子结合基团硝甲基酮和硝基为锌离子结合基团的三个系列的化合物。 其中以硝甲基酮作为ZBG的系列一和系列二化合物未能成功的合成出来,但是为硝甲基酮类肽的合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成功的合成了以硝基作为ZBG的系列三化合物,将得到的非对映异构体通过柱层析进行分离,并通过1H-NMR、13C-NMR、IR等对其进行表征,同时还通过2D H-H NOESY谱确定其绝对的空间构型。 对目标化合物(2R)-2-异丁基-3-硝基丙酰-(S)-叔亮氨酰-(1R)-1-甲基苄胺(Inhibitor1)和(2R)-2-异丁基-3-硝基丙酰-(S)-叔亮氨酰-(1S)-1-甲基苄胺(Inhibitor2)进行了动力学测试,其结果表明Inhibitor1和 Inhibitor2对MMP-7均表现出了较好的抑制效果,其Ki值为29.12nM和93.33nM,与文献已报道的MMP-7抑制剂相比较,结果比较理想;然而,从选择性来看,Inhibitor1在MMP-7和MMP-1的抑制能力方面,有一定的选择性,但Inhibitor2的选择性较差,可见端基的手性对MMP-7/MMP-1的选择性有影响。 通过软件Autodock4.0.对目标化合物(2R)-2-异丁基-3-硝基丙酰-(S)-叔亮氨酰-(1S)-1-甲基苄胺与MMP-7做了分子对接,其结果表明R型的异丁基与MMP-7的S1’口袋相互作用,S型的叔丁基与MMP-7的S2’口袋相互作用,端基处的的α-甲基苄胺与MMP-7的S3’口袋相互作用,这与我们的设想是完全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