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在肺部的表现,主要特征为低氧血症和肺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如果治疗不及时常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严重者导致死亡。ALI发生时涉及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多种致病因子参与其中,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丙二醛(MDA)等。其机制通过损伤内皮细胞、激活中性粒细胞、抑制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形成及氧自由基损伤等多方面发挥作用。参麦注射液为中药复方制剂,成份主要有红参、麦冬等。临床上主要用于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休克、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等。近年来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参麦注射液可以降低急性肺损伤时的炎症相关因子和自由基等的表达而发挥保护作用。本实验采用尾静脉注射油酸建立大鼠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大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ALI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参麦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采用经典尾静脉注射油酸方法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观察肺系数、肺脏病理组织学、肺脏组织超微结构变化,测定肺组织匀浆中TNF-α、ICAM-1和血清中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变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参麦治疗组8h、12h、24h和36h均可以改变大鼠急性肺损伤发生时的肺系数。治疗组大鼠双肺肿胀减轻,充血水肿逐渐消失,肺表面光滑,弹性良好。光镜下可见肺泡间隔逐渐恢复,肺泡毛细血管充血逐渐消退,炎细胞浸润逐渐减少,肺泡腔内的炎性渗出逐渐被吸收,肺泡重新充气。超微结构观察提示肺泡腔内水肿、渗出减轻,胞质内嗜锇板层小体结构破坏减轻,线粒体结构趋向正常,胞质内细胞器减少的现象有所改善。参麦治疗组肺组织匀浆中TNF-α、ICAM-1的表达在检测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血清8h显示MDA水平降低,而SOD、GSH和GSH-Px水平同比提高。结果表明,本实验成功复制大鼠油酸型肺损伤模型,病变典型、适度,适于观察药物的防治作用。参麦注射液对大鼠急性肺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一方面观察到肺组织匀浆中TNF-α、ICAM-1含量的减少,另一方面也检测到MDA水平的降低和SOD、GSH和GSH-Px水平的升高,参麦对油酸所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TNF-α、ICAM-1、MDA的含量,增加SOD、GSH和GSH-Px水平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