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讨语言学习者二语隐喻表达的理解与记忆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作为目标语使用者语言的突出特征给二语词汇学习者带来了诸多困难.由于语言学或二语习得理论界的研究成果不足以很好地解释这一问题,该文作者力图将现代认知科学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运用于研究二语学习者对第二语言隐喻表达的理解与记忆. 该研究综合运用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通常采用的研究方法.28位受试者被分成实验组与对比组,参加了一项词汇测试(SMVT).一周后,他们再次参加了这项测试,旨在测定他们对被测词汇的记忆程度.用于该研究的数据包括受试同学在词汇测试中的成绩,他们对被测词项的文字解释以及采访中的报告.针对隐喻表达的理解,该研究从四个方面探讨影响学习者理解的因素:(1)字面化理解与隐喻化理解;(2)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表达;(3)文化迁移;(4)非分解性与可分解性.该文相应得出四个结论:(1)隐喻化理解作为一种阅读策略,只有当字面化解释无法得出合理的理解时才能得到激活;(2)抽象的概念隐喻是理解隐喻表达的基础,但概念隐喻并不能保证学习者对具体的隐喻表达的理解;(3)文化差异导致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隐喻表达难以被正确理解;(4)对二语学习者来说,理解非分解性的隐喻表达极其困难,但一旦他们了解词义后记忆特别深刻.在记忆研究方面,研究发现学习者取得了很高的记忆率,但是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记忆方面没有发现预期中的差异.该文探讨了导致无差异的原因.该次研究对第二语言隐喻表达的学习及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在词汇习得过程中提高教师和学习者的隐喻意识;(2)使语言学习者尽可能地多接触语言实例;(3)将对文化的学习介绍到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来.最后,作者对今后的词汇记忆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其他文献
战后的欧美文学处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型期,呈现出"众声喧哗"的景象.在小说发展的"十字路口",英国小说家约翰·福尔斯的杰作《法国中尉的女人》脱颖而出,一枝独秀,向
作为语言的组成部分,作为交流、沟通的桥梁,词汇在人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词汇学习问题一直困扰着诸多语言学家、教育家和学习者.该文将对若干英语词汇问题中的一个进行探
美国作家威拉·凯瑟(Willa Cather,1873-1947)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颇有争议的作家.在其接受赞誉的同时,凯瑟也被指责为逃避现实主义者.同时由于凯瑟作品涉及面很广,而各流派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