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有所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土地养老保障功能的弱化使得我国农村居民养老保障问题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构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实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面对这一挑战的必然选择,更是政府改善民生的实践路线。1986年开始试点的“老农保”之所以无法持续,根本原因在于养老保险待遇给付与农民缴费参保等制度设计上的缺陷。2009年9月开始试点的“新农保”重新架构了制度要素,形成新的养老保险待遇给付与缴费关系的机制,将成为农村养老保障的基础制度。然而,这一新制度能否持续健康运行,取决于农民缴费能力与意愿、政府财政承受能力的双重支撑,取决于良好的待遇给付机制和适度的保险保障水平。本文通过文献的整理和逻辑推理,揭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形成机理,提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付水平的制约因素,并以福建省为例,基于农村居民现有的养老保障水平、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现实保障水平以及农民对新农保的期待保障水平提出了三个层次的新农保给付水平方案,并探讨了方案实现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实现的成本。本文主要研究四个核心问题:(1)新农保给付水平形成机理分析框架;(2)新农保分层次保障水平的测定;(3)影响与制约农村居民缴费能力及缴费参保行为的关键因素;(4)新农保适度保障水平方案。对上述四个问题的回答形成了本文的主要结论:(1)从新农保给付水平形成机理来看,无论是现收现付制、个人账户积累制,抑或是两种体制的混合制,养老金的增长都主要源于就业人口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不同的养老金给付模式下,尽管养老金给付水平的形成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但起决定因素始终是经济发展水平、基金筹集和人口结构。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未来人口结构会有很大的变化,近期内人口老龄化将更加严重;无论从相对增加就业人口数量(人口结构的调整),还是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角度来看,人口结构的改变是至关重要的方面。它既是需要进一步量化分析的重要内容,也是未来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新农保适度保障水平的实现不仅需要依赖政府一定财政担当能力,更需要百姓一定的缴费水平。(2)在农户调研中,我们考察了农村居民现有的养老保障水平、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现实保障水平以及农民对新农保的期待保障水平。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现有的养老保障水平总体替代率在50%左右。鉴于新农保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渐进的过程,本文以福建省及各地区为例,分别从农村居民养老需求的视角和收入替代的视角,测算了基于基本生存需求、基本生活需求和收入替代需求三个层次的养老保险保障水平。这三个层次保障水平的实现,有赖于政府财政能力的支撑与农民缴费能力与愿意的支撑。(3)从缴费参保能力来看,福建农村居民个人最高缴费能力高于省设定的新农保制度最高缴费水平,而其实际参保缴费意愿则低于最高缴费能力但远高于最低缴费水平。然而由于激励不足和心存疑虑等多方面原因,90%以上的缴费参保者选择了最低缴费档次参保。从影响缴费参保行为的关键因素来看,农民缴费参保与否主要受农民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耕地、家庭老人养老模式、对新农保的认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村主干的缴费档次等因素影响。其中,家庭人均耕地、对新农保制度和政策的认识程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村主干的缴费档次与参保率呈正相关关系;农民受教育年限与缴费参保率呈负相关关系;男性农民的缴费参保率明显高于女性;家庭有老人的农民缴费参保率明显高于没有老人的,而家庭老人对基础养老金依赖强度越高的农民缴费参保率也越高。(4)在严格精算假设基础之上的PROST精算模拟结果表明,对福建省总体及三个典型县市而言,适中方案,即基期(2010年)到2015年的基础养老金替代率保持原有替代率水平,2015年到2020年期间基础养老金替代率由基期水平逐步提高到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水平,2020年到2025年替代率逐步提高到满足基本生活需求,2026年至2050年期间保持同等替代率水平,是政府财政可以承受的选择。从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来看,都呈先升后降的发展趋势,峰值出现在2040年左右,福建省、晋江市、连江县和邵武市的基础养老金支出占比分别为:8.35%、14.09%、17.16%和13.84%。从福建省及各地农村居民参保缴费能力来看,8%缴费率水平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基于公平和效率的考虑,缴费激励的上限应当定在8%缴费率水平上。总体而言,本文利用两期叠代模型剖析新农保给付水平形成的内在机理及制约因素。本文在以下方面对养老保障的研究具有贡献:首先,本文构建一个新农保给付水平形成机理分析框架;其次,本文利用农户调研数据和宏观统计数据,对福建农村居民养老保障现状、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作用及农民对新农保期许做了探究,并提出三个层次新农保适度保障方案;再次,鉴于已有文献在农民缴费参保行为影响研究结论的不一致性,本文对新农保制度下福建农村居民参保行为做了实证研究并得出有益的结论;最后,本文通过精算模拟分析确定了福建新农保适度保障水平及缴费水平的可行选择,这将为福建新农保制度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为其他地区新农保制度的完善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