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地区乡村景观评价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7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农村的景观风貌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现有的农村规划建设中,城市化与乡土文化冲突严重,对于当地社会文化研究不够,忽略了乡土文化价值,规划更多的强调现代化,向既有的城市规划模仿学习,缺少了对农村原有生态模式和生活模式的保护,导致规划效果既不被广大农民所认可,又无法实现城镇集约化、信息化、规范化的优势。千篇一律的城镇化建设不利于农村景观的发展,甚至会威胁到农村景观的生存。只有合理的、保持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景观规划缺乏方向指引,归期原因是缺乏一种客观、逻辑性的景观评价体系,合理的景观评价体系不但能够为景观规划指明方向,同时能够发现景观规划中的问题,优化景观设计,甄别景观规划中的关键因素,实现有的放矢。研究证明,合理优质的农村景观能够推动农村发展、农业进步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助力我国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的问题,实现易相发展。我国农村景观规划起步较晚,景观规划理论复杂,尚处于不断的发展与摸索阶段。尤其是针对某一地区特点特色的景观评价更是稀少。近些年沈阳地区乡村景观发展迅速,但是相关的景观评价模式至今尚无。建立一种科学、严谨、可追溯性强的景观评价体系对于沈阳地区农村景观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也是解决三农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本文正是基于对沈阳地区乡村景观定性分类和特征分析,提出沈阳乡村地区景观评价体系。通过对以往文献资料的分析以及沈阳地区乡村景观现状的居住建筑用地景观、道路广场用地景观、绿化用地景观、其他用地景观的定性分类,得出沈阳乡村景观的基本特征。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景观设计理论指导下,总结得出乡村景观设计的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文脉传承、自然优化、分期实施,强调整体优化、异质性以及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相结合的特点。在对乡村景观评价中,遵循整体性、特色性、可持续性、以人为本、简明科学性、客观性、层次性、可量化和可操作性原则,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建立了基于沈阳地区特点的乡村景观评价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过程中的权重进行处理,最终建立了基于乡村景观可居度、乡村景观美景度、乡村景观差异度、乡村景观成长度以及乡村景观吸引度的基于沈阳地区的五维度乡村景观评价体系。通过案例,利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数据,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处理,最终进行了实验论证,证明了所建立的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可以指导对相似的农村村落的规划评价,对有关部门开展工作提供借鉴和思考。
其他文献
近年来,虽然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不断拓宽,运用总额不断增长,运用结构进一步优化,运用收益基本稳定,但仍存在收益率低、结构失衡和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而以美国、英国、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乡村振兴是辽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全面振兴的支撑和基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我省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打
报纸
2007年5月,司法部"南京会议"对监狱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正式拉开了全国监狱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序幕。时隔3年多,2010年10月,司法部在合肥再次召开全国司法行政信息化
随着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也日渐增多,网络诽谤行为就是目前呈高发态势的一种侵犯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我国刑法对于诽谤犯罪的规定为第246条,已经无法有效的界定
<正>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它是脑血管病(CVD)最常见类型,约占全
人口老龄化正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老龄化程度高、老龄化速度快的国家,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的老龄化现象是人口老龄化的结果,同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也加重了社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展和步伐,坚持维护粮食的安全和充足,不断提高农业基础地位和各种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一直是国内拥有几亿农民的这样的农业大国的梦想和努力实现的宏伟目
近20年以来,互联网的普及在方便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同时,也导致网络诽谤行为泛滥成灾,成为一个亟待治理的社会难题。与传统的诽谤行为相比,网络诽谤行为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
新媒体艺术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新兴的一门专业,存在着人才培养与社会产业需求脱节、课程设置与新媒体艺术特性不符等问题。本文试从新媒体艺术的特点出发,结合当前社会产业的现
教师专业素质是结构和过程的统一,是一个不断发展和结构重组的过程,动态性是其精髓。因此,我们理解:教师的专业素质应包括相对静态的"晶体素质"和动态的"流体素质"。"晶体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