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诽谤行为的刑法规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6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20年以来,互联网的普及在方便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同时,也导致网络诽谤行为泛滥成灾,成为一个亟待治理的社会难题。与传统的诽谤行为相比,网络诽谤行为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成本相对低廉、危害难以消除以及难以查清行为人等特点。如何准确厘清网络诽谤行为与网络言论自由行为的边界,保护公民的表达自由?如何准确地适用法律、及时打击惩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的的人格权和名誉权?等等······这些都是当前困扰理论和司法实践工作者的难题。随着两高《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出台,这些问题似乎都有了答案。但如何理解该《解释》,这又是一个难题!本文正是在《刑法》第246条以及该《解释》的基础上,对网络诽谤的刑法规制做了一个简单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围绕“网络诽谤行为的刑法规制”这样一个中心,主要分为五个章节,对网络诽谤行为的刑法规制问题层层深入进行了探讨。第一章作为一个引子,论述了当前我国网络诽谤的基本现状和网络诽谤的行为特征。在引出网络诽谤的问题后,第二章从网络诽谤入罪的必要性和限度的角度,论述了网络诽谤在我国入罪的必要性,同时也论述了应当注重网络诽谤入罪的限度,实现与网络言论自由的平衡。第三章以网络诽谤犯罪构成为视角,探讨了在网络诽谤构罪时,从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对其进行认定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第四章继续深入,探讨了网络诽谤犯罪行为与网络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行为的区别。在此罪与彼罪的区分中,期望能够加深读者对网络诽谤犯罪行为的认识、也期望能够对司法实践工作有所裨益。文章并没有止步于此,第五章论述了网络诽谤犯罪的罪数和共同犯罪问题,进一步围绕“网络诽谤行为的刑法规制”这样一个中心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因“毒驾”导致的恶性道路交通事故日益多发。毒驾行为已严重威胁到我国道路公共交通安全的状况,特别是2012年的江苏“4.22”事件发生后,“毒驾”问题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正>高血压是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
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仅有利于盘活国有资产、深化国企改革,而且对于打破行业垄断,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优势互补和双赢。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然而却出现了国有企
近年来,虽然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不断拓宽,运用总额不断增长,运用结构进一步优化,运用收益基本稳定,但仍存在收益率低、结构失衡和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而以美国、英国、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乡村振兴是辽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全面振兴的支撑和基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我省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打
报纸
2007年5月,司法部"南京会议"对监狱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正式拉开了全国监狱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序幕。时隔3年多,2010年10月,司法部在合肥再次召开全国司法行政信息化
随着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也日渐增多,网络诽谤行为就是目前呈高发态势的一种侵犯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我国刑法对于诽谤犯罪的规定为第246条,已经无法有效的界定
<正>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它是脑血管病(CVD)最常见类型,约占全
人口老龄化正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老龄化程度高、老龄化速度快的国家,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的老龄化现象是人口老龄化的结果,同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也加重了社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展和步伐,坚持维护粮食的安全和充足,不断提高农业基础地位和各种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一直是国内拥有几亿农民的这样的农业大国的梦想和努力实现的宏伟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