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的中国股市是一轮盛况空前的大牛市,也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跨越式发展的一年。年终的上证指数和深证指数都以高位报收,较上年全年上涨超过120%;在持续了近一年的牛市中,几乎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获得了空前的回报。
许久未现的巨额收益点燃了投资者对基金投资的热情,2006年基金投资者队伍的空前壮大,基金总规模迭创新高。新发基金募集过百亿不再是新闻,嘉实策略一天募集更达到419亿元,创造了全球基金史单日募集最高的纪录。基金资产净值超过8550亿元,“基民”总人数突破1500万,基金扩张的规模几乎是过去8年的总和。机构投资者的迅速壮大和繁荣,改变了过去以中小投资者和游资主导市场的格局,使市场步入了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不断成立的新基金源源不断地为市场输送着巨额资金,成为支持A股市场持续飙升的重要力量。基金的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影响了庞大的储蓄资金。基金已成为我国城镇居民家庭除储蓄存款外拥有最多的金融资产。
中国基金业经过8年的成长,在2006年达到一个阶段性高潮。共有21家基金公司进入百亿军团。无论是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基金品种、基金规模、基金投资者结构的改善还是基金业绩,中国基金业用8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同行几十年的路。基金管理公司作为基金市场最重要的主体,理应伴随这个市场一起从成长走向成熟。
2006年基金发行的火爆已经迅速将基金公司分为两大阵营。一类基金公司由于历史业绩不俗、营销队伍出色,在2006年迅速扩张,基金管理规模得到跨越式发展。而另一类公司则由于各种原因,没能抓住牛市的机会,出现了规模“滞涨”。两类公司之间的差距被牛市效应放大,进入良性循环的公司将面临更多的机遇,而处于第二梯队的公司则由于内部不稳定因素增多,容易出现人员、资源流失现象,进而可能影响到未来的业绩表现。总的来看,基金公司的实力和品牌开始逐渐显现,强势基金的崛起、边缘基金的没落、行业的分化格局已相当清晰。
不可否认,基金业绩成为公司决胜的关键。随着市场上理财产品的日渐丰富及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申赎自由的开放式基金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分流压力。首发业绩已经远远不能代表一只基金的经营成败,如何巩固一只基金合理的规模并不断壮大?笔者认为适合的营销策略是这些公司取得优异业绩的重要保证,毕竟牛市中良好的投资业绩比较容易实现,然而要在可能到来的调整潮甚至熊市中取得出色业绩是离不开持续作用的营销策略的支持的。这在美国和我国台湾的开放式基金发展中已经得到了证实。本文拟在如下四章中对国内开放式基金近年来的发展做一下梳理,通过对当前营销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分析给出一些可行的营销策略和基本解决思路,并对重要的解决思路即客户关系管理策略的建立和实施进行重点讨论。本文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论述我国基金业现状及中国基金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第二章主要分析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营销现状。第三章论述了我国开放式基金的客户关系管理策略的制定。第四章主要论述我国开放式基金的客户关系管理策略的实施。